冬至刚过,“同在阴山下、同处敕勒川、同临黄河湾”的两座城市,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开启了“相链”模式。2023年12月26日,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签署加快同城化发展协议,同时启动2024年重点推进事项。这意味着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地同城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从“各自为战”到“同频共振”,从相接到相融,未来几年,黄河“几字弯”里的这两座城市携手同行,对于率先打造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引领带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优势区域具有重大意义。
协同联动 推动形成新的增长极
同城化的实质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紧密的合作,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当前,同城化已成为我国实现区域整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形式,全国已有20多对(组)城市提出推进同城化发展。
南国的广州市和和佛山市,两地毗邻而居,同处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优势互补,联手织出“产业协作网”,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领域打造出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广佛地区在区域规划对接、交通网络互联、文化旅游合作、公共服务互通等领域也深入开展同城建设,使投资者和创业者实现“选一城,享双城”的同城红利,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的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
北疆的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一个是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是联结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一个是国家老工业基地,是内蒙古重要的制造业和工业中心,发展工业有基础、有资源、有优势,正在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和“绿色硅都”。这样的两个城市在增强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夯实一体化生态环保体系、打造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上,有基础有前提。
“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座城市‘同在阴山下、同处敕勒川、同临黄河湾’,地理位置相近、历史文脉相通、产业结构互补,同城化最具优势、最有条件也最有前景。”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指出,相邻城市之间推动同城化发展,是当前开放型经济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双方人员、资源、要素畅通流动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无论是政府间合作交流,还是居民间双向奔赴,无缝连接已经成为常态,呼包已成为了亲密无间、无比亲近的一家人。”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说,率先推进呼包同城化高质量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必将有力带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带动形成自治区新的增长极。
呼包鄂乌区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近5年来,内蒙古顺应国家区域协同发展大潮,频频部署“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城际间协同发展,到出台《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定制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再到《关于推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若干举措》印发,明确各地各部门任务分工,为4地一体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如今,呼包两地正在通过“1小时圈”的铁路,实现人流、物流更加便捷高效的流动。从各管“一分地”到共下“一盘棋”,此次呼包两地开启同城化发展,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一盘棋”中的主要抓手。
现场,两位市长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背后是两座城市“相链”崛起的图景。呼包两市将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强化政策协同,同时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推进两市协同联动发展,全面提升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协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一体化水平。
融合起跑 释放“1+1>2”乘数效应
“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在签约仪式上,两市签订的《呼和浩特 包头加快同城化发展“1+4+N”战略合作协议》,阐明了不是所有的都能“同”,更不是所有的都要“同”。
2023年12月26日,在呼和浩特市中环产业园晶体五期生产车间,八九米高的单晶炉整齐排列,半圆形炉座上的直拉头不停旋转,将炉中的高纯度多晶硅料加热融化,■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一点点结晶拉棒成5.5米长的圆柱体硅棒。
近年来,硅材料作为首府呼和浩特重点培育的六大产业之一,正在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聚链成群,提升产业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就在距离呼和浩特170公里之外的包头市,也紧抓新能源突飞猛进的“风口”,仅用6年时间,引进了10多家晶硅头部企业,形成了从多晶硅、单晶硅到切片、电池片、组件的完整产业链。2022年,包头成为全国首批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
在晶硅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正在打造“中国半导体硅材料之谷”的呼和浩特,与正在建设“世界绿色硅都”的包头,完全可以实现强强联合。
不止于此,除光伏新能源领域之外,呼包两市还有着多项互补的产业体系,产业协同发展优势明显。在碳纤维等新材料领域,包头有全国质量最好的碳纤维原料,呼和浩特有航天六院等丰富的应用场景,合作潜力巨大;在大数据领域,可以充分发挥呼和浩特的算力产业优势,在包头的工业领域开发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两市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文旅领域的合作,呼包两地也早有默契。两市草原、沙漠、湿地、黄河、长城等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资源互补、合作共赢蕴藏着巨大潜力。“下一步,我们将以呼包同城化发展为契机,在‘文化互融、信息互通、产品互推、平台互联、客源互动’等领域共同发力,协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呼包文旅部门负责人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奏响文旅同城“协奏曲”。
同城化发展,不是简单的“1+1=2”,而是要在产业、文旅、科技、基础设施、政务服务等方面发生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化学反应”,进而产生“1+1>2”的发展结果。
本次呼包两市12个部门对口签署“同城化发展合作协议”,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文旅教育、医疗卫生、政务服务、应急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协同等60个具体项目进行深度合作,加强创新要素共建共享,共同为同城化发展按下“快进键”。未来,两市将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自治区新的增长极,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携手腾飞。
破题起势 打造更强集群竞争优势
呼包同城化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两市公共资源“共建”“共治”“共享”,促进两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12月26日同步启动的2024年呼包两市重点推进事项包含30个具体举措,两地将一项一项挂图作战,紧抓快干,助燃同城化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从两市群众最关心最希望的事项做起、从联起手来可以共同争取的国家战略支持干起、从当下能够率先突破尽快见到成效抓起:
开通两地市区和毗邻旗县间城际公交、定制客运,整合公共交通出行支付结算体系,实现两市公交、地铁、城际公交一卡通用;整合呼包两市学校优质资源,实现共同体内师德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建立两市相邻地区120急救跨市就近救援机制,提升紧急救援救治工作质效;深化呼包两市政务服务“跨市通办”合作;共享区域内应急救援队伍信息和应急专家库……
未来的图景是,到2027年,呼包两市同城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优势产业区域内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效率大幅提升,一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取得明显成效。
在携手同进的路上,呼和浩特市将重点提升服务功能。发挥科教文卫资源丰富、金融机构聚集、商贸物流发达、数字经济领先、乳业产业集群等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型经济,引领智慧城市建设一体化,建设国家级乳业、大数据、光伏产业基地和动物疫苗研发基地。包头市则重点发挥制造业辐射功能。发挥稀土资源富集、工业基础雄厚、创新活跃强劲、产业工人众多等优势,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的“稀土+”产业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能源产业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两地的科技领域最先感受到这股携手同进的新风。“早在2022年,我们就和地处包头市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产学研实训基地就设立在呼和浩特市,我们一起共同攻关矿热炉生产效能提升的全封闭自动化生产技术难题。”内蒙古纳顺装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郜俊说。
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局长李孔燕说:“我们将抢抓呼包同城化发展新机遇,推动驻呼高校院所、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资源面向包头企业开放共享,帮助企业引进高校院所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助力企业协同创新。”
既已破题起势,必然奋力前行。未来,呼包两市将紧扣“同城化”和“高质量”关键词,进一步加强创新要素共享、产业分工协作、招商合作联动,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更强集群竞争优势。
一次双向奔赴,带来两地协同发展广阔前景。从竞争走向竞合,是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也是呼包鄂乌城市群整体隆起、探路新型城镇化的前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