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峰:

锚定“五大任务”抓落实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赤峰市新城景色。
修剪滑子菇。齐学涛 摄
宁城苹果丰收季。齐学涛 摄
赤峰市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
  □魏那  王塔娜

  寒冬腊月,赤峰市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成果跃然纸上:2023年,赤峰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00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3亿元,增长6.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386元和17871元,同比分别增长5%和8%。

  突破性成就的背后,是赤峰一如既往的努力。

  2023年,赤峰市牢记嘱托,勇担使命,锚定“五大任务”谋篇布局、立柱架梁,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风雨兼程、直奔目标全力以赴推动“五大任务”出成果、见实效,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赤峰答卷。

  “两个屏障”更加稳固

  喀喇沁旗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2023年,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9%……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犹如一支支生态画笔,勾勒出2023年绿色赤峰的艳丽和浓厚。 

  赤峰市处于蒙冀辽三省区交会处,有北京“后花园”的美誉,全方位保护好生态环境,赤峰责任重大。 

  2023年,赤峰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不动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多措并举为高质量发展构筑“绿色谱系”、积累“绿色动能”。 

  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完成营造林65.79万亩、种草188.7万亩、退化林分改造41.32万亩;在全区率先打响两大沙地歼灭战“第一枪”,全年完成防沙治沙157.3万亩;持续加大矿山修复治理力度,累计完成454个历史遗留和无责任主体矿山治理;清理河道垃圾3.3万吨,实施河道水生态廊道治理265.6公里,西辽河干流水头近25年来首次到达通辽规划城区界。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74万亩,完成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35.4万亩,推广抗旱品种500万亩,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152.9万亩;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深化土地综合整治,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51万亩,处置闲置土地0.26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产业绿色转型方面,扎实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完成节能节水技改项目64个,实现节能18.7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吨;年内培育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2家,全市59家重点用能单位全部安装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积极调整能源结构,2023年全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744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57%,预计全年新能源发电量182亿千瓦时,占比达到43.7%。 

  污染防治方面,开展夏秋季臭氧污染攻坚行动,深入推进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水质分析预警和汛期水环境质量监管,开展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完成规范化整治248个入河排污口,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持续负增长,全市地膜回收率84.1%,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生态优良的大美赤峰,引来各地游客前来打卡。2023年,赤峰市累计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

  “生态屏障”勃勃生机,“安全稳定屏障”坚不可摧。 

  岁末年初,赤峰市元宝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对平庄宾馆、伊利乳业、和润农业等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情况一一进行了查看。

  “截至目前,共出动检查人员4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58家次,4处问题隐患已完成整改。”元宝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连仓说道。 

  平安,是民心所寄。稳定,是民心所向。

  赤峰作为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国家安全稳定大局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赤峰必须履行好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2023年,赤峰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严从细全方位建设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体系,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深入开展“护网、净网2023”“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等专项行动,全天候监测重点网络系统193个,侦办网络犯罪案件1124起;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破获涉黑恶刑事案件78件;强力推进命案攻坚,命案发案率连续2年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3%和37.1%;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190个,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1万余件,化解率99.8%;扎实办好“中华文明五千年”“中华经典故事”等专题专栏,刊发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各类报道280篇……

  出重拳、亮利剑,赤峰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2023年,赤峰市异地成功侦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全区唯一一起遗留涉黑案件;成立全区首家盟市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并对23名见义勇为人员进行了表彰。

  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赤峰市将在祖国北疆筑起坚如磐石的安全稳定屏障,以赤峰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

  “两个基地”量质齐升

  身为战略资源、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和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赤峰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在建好“两个基地”方面具备优厚条件。

  2023年9月,自治区首个、国家第三批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内蒙古能源阿鲁科尔沁1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正式在赤峰市立项,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27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84.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34万吨。

  这是赤峰市成功获批的7个百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据悉,7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总装机规模可达800万千瓦。

  赤峰市是全国第一个地市级百万千瓦风电基地,风光资源富集,风电、光伏利用率在全国领先。2023年,赤峰市围绕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目标,以新能源多场景应用、全链条发展为导向,围绕“风光氢储”四大产业集群,分区域、分类别谋划布局推进新能源及关联产业项目,力争在能源领域展现新作为。

  ——围绕工业园区等重点用能负荷中心,统一规划布局市场化并网消纳新能源项目,谋划包装系列示范试点工程,力促整体产业绿色转型。

  ——围绕电网“十四五”规划布局的500千伏输变电线路和500千伏变电站就近布局风电、光伏等大基地项目,实现新能源资源集中整装开发利用。

  ——围绕其他新能源资源,坚持因地制宜、因资源制宜,按照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开发模式,谋划包装保障性并网项目,力促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

  元宝山露天煤矿英金河永久改河工程一期工程完成,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448.36万吨; 远景2GW智能总装基地、赤承10万吨风电塔筒制造基地2个项目已建成投产;克旗芝瑞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新增建设市级创新平台载体3家……一场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生动实践正在赤峰激情上演。

  据悉,2023年赤峰市在建、已批待建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了1105万千瓦,已初步形成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等门类较为齐全的能源产业体系。

  眼下,赤峰市正在以《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契机,抢抓新能源发展“窗口期”,精心谋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蓝图,为绿色发展积蓄澎湃动能。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126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达到301亿千瓦时,实现新能源“双倍增”。

  能源“饭碗”要端稳,农畜产品也要走得出去。

  2023年10月11日,“赤诚峰味、北京有约”赤峰市农畜产品集采推介会在北京市新发地农贸市场召开,赤峰市100余家企业500余种“赤诚峰味”亮相推介会,蔬菜水果、米面粮油、牛羊猪肉、杂粮杂豆等优质农畜产品“上架”北京。来自全国各地企业家、游客及北京市民慕名前往推介会,了解并品鉴“赤诚峰味”。

  赤峰市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了以“赤诚峰味”为核心的“1+N+M”的品牌建设架构体系,赤峰的农畜产品逐渐“出圈”走向国内外市场。目前“敖汉小米”入选国字号名录,“赤峰绿豆”“赤峰番茄”等一批单产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名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赤诚峰味”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754.5亿元,居自治区第一名。

  “农”耕希望田野,“畜”写致富篇章。作为自治区农牧业大市,赤峰市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突出抓好高效节水农业、绿色食品和以肉牛为主、奶业为辅的肉奶产业,全力推进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加快转变。

  粮食总产量130亿斤,连续11年保持在100亿斤以上;牲畜存栏2210.6万头只,连续多年居自治区首位;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91万亩,居自治区首位……2023年,赤峰市农牧业发展成绩喜人。

  随着农牧业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赤峰市农牧业发展韧性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逐步增强、绿色发展底蕴越来越浓。

  全市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已通过国家审定玉米品种4个,培育认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0家、国家示范社 476家、自治区示范社1441家,新认证绿色有机产品63个,纳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品24个。同时,赤峰市被选为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成为全区唯一一个获准创建的盟市。

  一幅幅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的现代农牧业画卷正在赤峰大地上次第舒展。

  “一个桥头堡”生机蓬勃

  2023年11月21日,赤峰市分别与满洲里海关、满洲里市成功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对外贸易提质升级、加快赤峰综保区申建、开拓跨境电商业务模式等方面工作达成合作30项。

  “我们将与满洲里市在开辟双向‘飞地’合作新模式、开拓国内国际商贸市场等方面持续地进行合作,进一步形成赤、满两地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协作发展格局。”赤峰市商务局局长卢联国说道。

  这是赤峰市在深化区域和对外交流合作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赤峰东接辽沈、南依京畿,自古就有“北方旱码头”之美誉。2023年,赤峰市加速推动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确定融入京津、拓展东北、向北开放、转身向海的功能定位,通过不断扩大内外联通“朋友圈”,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扩大区域协作的“关系网”,跑出外向型经济发展加速度。

  走进赤峰保税物流中心,一个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被吊进卡车,准备通过中欧班列“赤峰号”发往欧洲。

  作为“一带一路”向北开放、通往俄蒙的重要节点城市,2023年,赤峰市在稳定开行现行中欧班列基础上,于12月28日成功开行(赤峰—塔什干)中亚班列,开辟了内蒙古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境的跨国货运新通道,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货物通过这一国际通道,实现了组团“走出去”“引进来”。

  据统计,2023年赤峰市开行中欧中亚班列25列,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2.67倍。

  由路升空,赤峰的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快。如今,国内商品可通过跨境物流直接出口境外,国外“好物”也能通过监管平台直邮到国内消费者手中。

  临近春节,人们购买国际商品增多,赤峰东汇国际快件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更忙了,操作设备、分拣快件,并按照不同省份进行分发,然后将快件发往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2023年4月6日,赤峰东汇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正式开通运营,打通了赤峰经首都国际机场通往世界的空中贸易新通道。这对于蒙东来说,尚属首次。

  “中心可实现集进出口快件通关、仓储、装卸、分理、物流信息综合处理于一体,国际快件可直邮到境内消费者手中,国内商品也可通过跨境物流直接出口至境外企业。”赤峰东汇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巍介绍,中心开通以来,已累计从巴西、加拿大等地揽收发运包裹4761件,货值117万元人民币。 

  除此以外,赤峰市还通过推进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搭建,开展“1210”“9710”“9810”“9610”等多种业务模式,进一步释放跨境电商发展潜力和带动作用。2023年,全市跨境电商完成进出口总额6.9亿元,同比增长116.4%。

  赤峰人在家门口就能“卖全球”“买全球”,这离不开物流业的发展。细数2023年赤峰市在完善内外联通物流网络,降低企业和群众物流成本方面的操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成功引进落地顺丰蒙东区域集散中心项目,合作建设2万平物流仓储和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开通顺丰航空货运业务;2023年11月开业运营赤峰网络货运产业园,通过为入驻货运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货运服务,降低物流运输成本4个百分点;推动全市“快递进村”全覆盖,在乡镇苏木、嘎查村设立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服务点,出台全市“快递进村”财政补贴细则,投递到村的快件每件补贴0.1元,方便群众,降低成本。

  物畅其流,不以山海为远,不以万里为遥。“卖全球”“买全球”,赤峰市开放的步伐越迈越稳,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3年1—11月份,赤峰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99.6亿元,同比增长46.31%;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51亿元,同比增长104.8%。肩负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使命任务,赤峰蓄势聚能,正以腾飞姿态向目标前行。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五大任务”的每一项都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赤峰市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紧盯时间表、任务图,加压加力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赤峰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赤峰市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特别报道
   第06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赤峰
锚定“五大任务”抓落实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