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乡“舞龙”舞出好彩头

  □本报记者  魏那  肖璐

  龙乡“舞龙”庆龙年。今年春节,有着300多年历史、独具地方特色的“子午耍龙”巡游,在“中华玉龙之乡”赤峰市精彩上演。巡游场面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围观,为龙年送上一份好彩头。

  大年初一上午10时,一条“长龙”在紫蒙湖畔腾空而起,舞龙传承人张学全带领宁城县三座店镇的村民们敲起了锣鼓、舞起了长龙。只见擎龙柱者手持龙珠,引导长龙腾空起舞,数十米长的彩龙时而“昂首啸天”、时而“入海破浪”、时而“龙逐宝珠”、时而“盘旋绕柱”,形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村民和游客伴着一路锣鼓声跟随“长龙”前行。

  “我爷爷那辈就开始舞龙,我师从父亲。赤峰是玉龙故里,我们以舞龙为耀。今年是龙年,我们通过‘舞龙’祝愿老百姓生活风调雨顺。”传承人张学全说。

  赤峰市是“中华玉龙之乡”,1971年,这里出土了素有“中华第一龙”美誉的龙形玉器——红山文化代表性器物大型“C”型碧玉雕龙。

  “中华玉龙之乡”有过年耍(舞)龙的习俗。据介绍,乾隆八年(1743年),三座店街中心建起一处关帝庙,有庙即有庙会,舞龙、秧歌等表演项目随之应运而生。

  “子午耍龙”舞的是两条龙,一红一绿,又称为子午龙。红龙是火龙,白天舞,寓意给人间带来光明;绿龙为水龙,晚上舞,寓意风调雨顺。如今,每逢新春佳节,群众纷纷走出家门表演舞龙、参加庙会,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今年的“子午耍龙”巡游表演计划持续至正月十六。舞龙表演队伍由13人组成,都是当地村民。大家身着喜庆的服饰,头戴舞龙帽,手擎舞龙柱,辗转腾挪,精神抖擞。舞龙表演还特别把“玉龙故乡”的元素融入到表演中,并结合了武术动作。表演者舞姿矫健、豪迈威猛,引得游客、村民纷纷拍照留念。

  “龙乡‘舞龙’年味浓。我们在龙乡沉浸式看舞龙,可以真切感受到龙的精气神,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外地游客成伟佳对记者说。

  “今年喜逢龙年,我们在节目编排中特别将古老民俗文化和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让表演更具观赏性,更加体现龙的文化内涵。” 宁城县三座店民间艺术协会负责人吕国安说,舞龙表演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化瑰宝。每逢春节,我们县里都会组织具有本土特色的“子午耍龙”表演,深受各年龄段群众喜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资讯
   第04版:相约十四冬魅力内蒙古
龙乡“舞龙”舞出好彩头
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热热闹闹过大年
过龙年 舞彩龙
指尖上的年味儿
“新年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十四冬”来了,呼伦贝尔准备好了!
内蒙古借“冬”风掀起冬季旅游热潮
凉城赛区62支代表队参赛
扎兰屯赛区15个小组保盛会
海拉尔赛区全流程演练迎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