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雪团” 累计服务时长近60万小时

青春激情飞扬赛场 志愿精神闪耀北疆

“小雪团”在“十四冬”颁奖仪式上。
  □本报记者  赵曦

  在服务中彰显担当

  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在内蒙古闭幕。“十四冬”精彩绝伦的比赛背后,到处都是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志愿者服务热情,青春洋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雪团”。

  “一场大型赛事活动,对于任务分工具有明确的要求。”“十四冬”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总联络员粱宵说,为了确保每一个部门都能够得到用人保障,每一个岗位都能匹配到最合适的志愿者人选,

  前期我们与用人部门多次对接,实现定人定岗定责。

  竞赛服务、颁奖服务、竞赛场地服务、功能区接待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综合保障服务等多个岗位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覆盖面全、服务种类多、工作细节繁杂是“小雪团”需要锻炼成长的课题。一直参与志愿者招募筹备工作的郭航宇深有感触。他说:“我亲眼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为了把志愿服务做得更细致、更贴心,志愿者们也在不断努力。”

  张善宁在本次赛事中的工作岗位是短道速滑馆场地制冰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是辅助制冰师上场浇冰。听起来辅助工作简单轻松,但其实要求很高。每一场次比赛结束后只有15分钟,期间要打开锁扣和防撞垫让制冰师冰车进场浇冰,然后打扫冰车下场后留下的雪水,最后再合上防撞垫和锁扣。

  “在制冰师的指导下,每一个步骤都有小技巧,可以快速地完成。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我真的成长了。”张善宁说。

  “这个经历,不仅让我增强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践能力,也提升了沟通与组织能力,受益匪浅。”扎兰屯职业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孙桐说,“我从中加深了对医疗工作者使命与担当的认识,更加坚定了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的决心。”

  孙桐是医疗卫生志愿者工作组的组长,他们工作组的任务是配合医生确保所有运动员的健康与安全,为他们提供及时、专业的医疗服务。

  杨国旗介绍,此次2000名志愿者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99%,“小雪团”累计服务时长近60万小时。

  用奉献展示青年力量

  “向前冲!‘小雪团’在行动!忙碌在地平线……”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陶瑞表示,每每唱起志愿者自己的歌曲,大家就心潮澎湃,干劲儿十足。

  在“十四冬”的志愿者中,不少来自各地高校的学生,他们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传递出青春力量和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青年的担当和力量。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还要面对严寒的天气等。但是,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细致的服务,为“十四冬”增添了更多的温暖和色彩。

  在“十四冬”颁奖仪式上,身着玫红色盛装、手端颁奖托盘的颁奖志愿者姑娘们成为了一道风景线。她们朝气蓬勃、端庄优雅,举手投足间透露着自信,而这背后则是夜以继日的努力和付出。

  李俊瑶是呼伦贝尔学院大一学生,对于年仅18岁的她而言,成为“十四冬”颁奖志愿者是非常珍贵的一段人生经历。

  “为了展现出最好的一面,我们在培训过程中要下足功夫练习。每天要进行多次15分钟到20分钟的托盘负重练习,需要克服手酸、腿酸、面部肌肉僵硬等不适。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值得!”李俊瑶说。

  在“十四冬”的颁奖仪式上,李俊瑶和小伙伴们端稳颁奖托盘,向颁奖嘉宾运送奖牌和吉祥物。那一刻,她们既紧张又兴奋:“能为这么大的赛事贡献一份自己力量,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后我要将志愿者精神一直传递下去。”

  志愿者的精神也感染了运动员和观众们,大家表示,“十四冬”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小雪团”的热忱服务与悉心守护,看到志愿者们辛勤工作的身影,让人们更加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担当和力量。

  (图片由内蒙古青年志愿者协会提供)

  记者手记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在“十四冬”的志愿服务中,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志愿者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志愿服务事业贡献青春的力量,这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延续与发扬。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大力实施诚信建设工程·理论特刊③
   第06版:要闻
   第07版:青春号
   第08版:先锋
“书香”公交伴你行
青春激情飞扬赛场 志愿精神闪耀北疆
《开学“焦虑”怎么办?》
开学第一课
扎根第二故乡
300余名单身青年 职工共赴浪漫之约
强基冬令营让孩子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