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机变成“新农具” 数据变成“新农资” 直播变成“新农活”

曙光村村民变身“新农人”

  □本报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鲁艳芳

  “这款是咱家的新品,品质始终在线,喜欢的家人们可以买一点回去尝尝,咱家现货现发……”镜头前,带货主播正在热情地向网友介绍产品。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正北方云仓”的带货直播间就设在这里。别看他们“深居”农村,但却在网络直播平台大放光彩,创造出传统销售模式无可比拟的经济效益。

  2019年,曙光村瞅准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前景,成立了赛罕区首家以电商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农村电商平台——“正北方云仓”,主要销售内蒙古各类农副特产品。

  在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的推动下,在外打工的大学生张青和合伙人返乡创业成立了“正北方云仓”电商平台,又吸引了在外打拼的其他年轻人回到曙光村,以开网店、直播带货的方式扎根家乡就业创业。

  短短几年时间,他们的业务迅速发展,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仓储空间,年发货量达300多万单。

  “通过直播带货,想把咱们村、金河镇、赛罕区以及呼市周边的农特产品推广出去。”内蒙古正北方云仓创始人张青说。

  2023年,张青和合伙人看准短视频带来的商机,从电脑大屏转向手机小屏,拓展了直播带货业务。

  发展农村电商,是带货,也是带路。电商平台一头连着农村,一头接着广阔的消费市场,连接了城乡。

  随着农产品乘“云”走向全国,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三新农”理念激励着曙光村农民变身“新农人”,勇闯短视频和直播风口,走出了一条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正北方云仓’主要销售产品覆盖自治区知名的农副特产品,带动了50多名村民就业,每人月收入3000元至4000元。”高二忠对记者说。

  2022年曙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6580元。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也有望增加到34000元,实现了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双增长”。

  如今,曙光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完美结合,成为集“全国文明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村”“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于一身的文明富裕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盟市厅局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 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结业
阿拉善盟重点项目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自治区政协召开住内蒙古 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
“爱耳日”义诊来了
琼蒙高质量发展项目推介会在海南举行
胡海娟代表:为教育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我区今春气候条件利于春耕
全区学生同上春季开学安全第一课
内蒙古残健融合冰壶赛开赛
4月1日起,内蒙古未备案APP将下架关停
巴彦淖尔市:以“诚”护城产业兴
曙光村村民变身“新农人”
包钢完成百余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