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链条式”管理让流动党员“高飞不断线”

  □本报记者  宋爽

  今年春节,在外工作的通辽市科尔沁区流动党员韩丹,收到了来自家乡党组织的新春祝福。“虽然春节没回家,远在千里之外,但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韩丹说。

  流动党员管理是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202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要探索不同群体党员管理的有效办法。科尔沁区针对流动党员信息掌握难、学习教育难、日常管理难等问题,创新推行“链条式”管理机制,通过加强“管理链”、提升“教育链”、优化“服务链”,三链融合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链”  破解信息掌握难

  前不久,大林镇大坨子村流动党员张福忠一回到家就参加了党组织的活动,并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更新了自己的相关信息。“我们镇的人口较多,每年都会有一些党员外出务工,为了便于掌握大家的信息,我们会经常性开展流动党员信息更新工作,方便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等相关工作。”大林镇党委组织委员汪鸿介绍。

  科尔沁区依托嘎查村(社区)基层服务管理网格,设立流动党员信息采集点422个,台账式记录流出党员基础信息和流动原因、流动去向、联系方式等情况,实行动态更新和定期复核相结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推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类建立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包括学习记录、思想汇报、缴纳党费及参加组织生活等情况,做到“一人一档”。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10个苏木镇建立流动党员阳光驿站,开通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务信息咨询等相关服务,积极引导和帮助在外停留6个月以上、异地定居或工作稳定的流动党员转接组织关系,做到教育管理“不留白”。

  提升“教育链”  破解学习教育难

  “社区组织的线上学习时间比较灵活,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同时也能及时与大家分享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有困难也可以在群里直接反映,这让我有一种离乡不离党的感觉。”科尔沁区施介街道希望社区流动党员李祎雯告诉记者,点开社区流动党员微信群,查看群里推送的学习资料和家乡重点资讯,成了她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

  科尔沁区结合流动党员的从业特点、分布情况、居住地点、学习需求等特点,采取“线上+线下”的学习模式帮学、送学。线上,推行“党支部+数字平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以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为载体,搭建流动党员学习云课堂,实时推送政策文件、发展动态、优秀党员故事等学习资料,根据流动党员的学习需求,录制法律普及、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等微视频课100余节,上传学习资料300余条,方便800余名流动党员日常学习。线下,利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组织召开座谈会,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学习“不掉线”。

  优化“服务链”  破解日常管理难

  今年春节期间,丰田镇建新村的董玉方、辽阳村的孟博等多名返乡的流动党员,自发开展了村屯道路义务清扫活动。“我们常年在外面打工,作为一名党员,对村里工作支持得也不多,就想利用在家的这段时间,多为村里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董玉方说。

  为鼓励流动党员在外有发展,归家有作为,科尔沁区开展学会一项生产技术、带出一批劳务人员、招回一个技术人才、引进一个发展项目、为家乡办一件好事“五个一”活动,助力家乡发展。并通过制定流动党员积分式奖惩制度,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志愿活动等情况纳入积分台账管理,作为评优评先、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为让出门在外的流动党员难事有处说、难事有人办,科尔沁区建立“1+N”联系服务机制,每个村(社区)党支部至少明确一名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流动党员“红色联络员”,定时联系、定期交流,及时掌握了解流动党员家庭成员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对其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进行“一对一”帮扶,切实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视界
“链条式”管理让流动党员“高飞不断线”
牌子做“减法” 服务做“加法”
弘扬雷锋精神
每周一学
暖心驿站给奔跑的心一个“家”
“逢一说事”办好群众心头事
大额党费报党恩 矢志不渝践初心
党建引领 托起“家门口”稳稳的幸福
护航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