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以新促质”发展新质生产力

  □孙杰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阐明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深刻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深刻领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发展迈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路,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制约高质量发展因素还大量存在,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指明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和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深刻把握,是对我国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并用于指导实践。

  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

  生产力是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利用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它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从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再到今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主要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颠覆性的科技革新,都会带来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跃升,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巨大跃升都以一系列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先导,因而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新质生产力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和发展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首先,新质生产力反映了生产力代际革命和生产力跃迁,是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形成鲜明对比,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先进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当前,新一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通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一批数字技术积蓄成势,我国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取得重大进展。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新质生产力呈现出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和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其次,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和发展方向,是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为各种要素的创新发展,还体现为生产要素结合方式的创新发展。比如,我国数字经济的迭代更新引发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我国目前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纤宽带和移动通信网络。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新质生产力利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替代传统的有形生产要素,通过数据的功能替代,降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投入,减少了资源能源耗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经济增长摆脱有形生产要素驱动的制约,随着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发展变化,三者的优化组合也将会发生革命性变化,带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第三,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需要形成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对其加以保护、解放和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新的体制机制,是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这就为我国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必须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

  “以新促质”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们要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以新促质”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做到“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牵引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将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先进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中,积极培育未来产业。要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全面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把握新科技革命历史机遇、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此,必须聚焦基础研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紧前瞻布局,完善重大科技项目部署,进一步加快协同创新,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逐个突破“卡脖子”的瓶颈问题。必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着力加强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建设,为人才自主培养提供学科支撑和研究平台。必须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必须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充分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改革人才评级机制,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完善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内蒙古党的建设研究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理应如此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公益广告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
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