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孙浩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作出的这一重大论断,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把落实这一重大论断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日常工作。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有机融合,能够实现培根固本、启智润心、铸魂育人的教育目标。

  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必须持续推进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首先,推动理念创新。教育理念是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重要指导原则。为更有效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确立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包括教育教学一体化、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服务、重视课堂主体间的互动性以及多维度考察教育效果等。其次,推动内容创新。要深挖鲜活生动的案例故事,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最后,推动方法创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设计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研学、情景模拟、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与探索,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善用社会大课堂。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认识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巩固和提升,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让学生走进社会实践大课堂,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的有机融合中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与意义。一方面,学校要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合理安排学时学分,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理论宣讲、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等形式深入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增强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博物馆、展览馆、主题公园等场所,通过专题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对话中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理解。

  搭建大资源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搭建大资源平台提供多样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实现个性化学习推荐,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质量。首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化教育平台,利用数字化课件、网络课程和在线讨论平台等,更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演进;其次,建立地区或学校间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地区或学校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优势,促进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交流共享,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最后,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个性化学习推荐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个性化学习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建大师资体系。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政治素养和理论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首先,探索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为青年学生解决思想“总开关”问题,为讲好讲深乃至讲透思政大道理提供不同学科及阅历视野下的多重路径;其次,组织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挂职锻炼、考察调研、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生动的教学内容,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目标;最后,通过教学研讨、脱产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使广大教师在不断学习和交流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真正落实、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理应如此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公益广告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和实践价值
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