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容天地于我心

——吴斯日古楞书画艺术赏析
  ◎韩亚成

  那是在内蒙古百花盛开的季节,吴斯日古楞从海滨城市大连回到家乡休假,经朋友介绍,我与他在科尔沁相识了。因为爱好与兴趣,话题谈得最多的就是书画艺术。吴斯日古楞的厚道、直爽、真诚,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吴斯日古楞,1949年出生在科尔沁草原,自幼挚爱艺术。当年他从家乡的乌兰牧骑被招参军入伍,40余年军旅生涯与艺术探索,使他在书法、绘画、雕塑、根艺、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都有所成就,特别是在书画艺术上别有建树。吴斯日古楞的书法创作独具特色,用流动线条和严谨的章法,创造出东方神韵之美。书法功力融入艺术之美,笔墨情趣融合一体,其书法艺术创作被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称赞为:“别有天地非人间”,指其书画艺术造诣已臻别有洞天的艺术境界。

  在大写意绘画艺术创作上,吴斯日古楞师从著名大写意画家贾浩义。他的写意草原作品,每一幅都抒怀内蒙古独特风情,每一幅都用心用情去创作完成。他把对家乡之爱、对家乡之情,深深地融入绘画笔墨之中,用浓缩的绘画语言,折射内在的心灵大美,那是一种入心的境界。品吴斯日古楞的每一幅画,都有一种震撼之感,那是草原的辽阔,是内蒙古人民的奔放与豪迈,是天地间的雄浑与磅礴,显现出“容天地于我心,顺天地而行事”的不凡境界。其书画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全军大奖。

  吴斯日古楞,是科尔沁草原走出去的骄子,内蒙古是他成长的摇篮。宽广无垠的草原,是他放歌的天空;悠扬的马头琴声,是他萦绕心灵深处的记忆。在“艺展中国”推介吴斯日古楞书画作品展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知道,那俯视大地的山峰、叮咚唱歌的泉水、翩翩舞动的大树,都有永恒的生命,都有令人敬畏的灵魂……他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敬畏自然,呵护自然……让大自然永不打盹,让烈马永远狂奔,让马头琴声永远高亢。”这段话的真实写照,足以反映出吴斯日古楞艺术根脉之所在。

  从戎40多年,作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教授,吴斯日古楞潜心教学研究,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多次受到各级表彰。从院校师职教授岗位退休后,吴斯日古楞对艺术的追求更为执著,他南下山东荣城市,亲自设计并建造了山东“荣城民俗馆”。为了这座民俗馆的建设,他费尽心血,历时近3年时间,走遍了全国各地,为民俗馆收集展品5000多件,一个人在民俗馆的山上住了近2年。淡泊名利的吴斯日古楞,完成这样一个“大作品”后,却分文未取,这是其从艺之路的点睛之笔。

  离开家乡几十年,他一直挂念着家乡,每每回到家乡科尔沁,回到养育自己的故乡达尔罕大地,他就深深地被乡情融化。前几年,家乡在城区公园里打造一处党建广场,他精心设计,费尽心思,从石材选料,到小品雕刻,倾入了大量心血,力求做得精美极致,不负家乡人的信任,终于把一个集红色传承与党性教育为一体的党建广场,呈现在家乡人面前。这种对家乡的支持与大爱,让我和所有认识吴斯日古楞的人都深深感动与敬佩。

  风从草原来,吴斯日古楞的根在内蒙古。科尔沁,是吴斯日古楞永远的故园,是其艺术创作的根脉。在他心中,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皆有情。虽然吴斯日古楞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其一直心在家乡,艺术创作之魂在家乡。草原飞奔的骏马,悠扬的马头琴声,纯朴的民风民情,是吴斯日古楞艺术创作不竭的力量之源。

  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翰墨之风扑面而来,在吴斯日古楞的笔下,动与静、天与地、笔与墨……万物融合,他的每一幅书画作品,都是一阙壮美的艺术之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电视剧《繁花》观后
~~~
~~~——吴斯日古楞书画艺术赏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弘扬蒙古马精神·榜样的力量
   第06版:法治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他如何让“不响”响起来
内蒙古代表性杂技节目的继承与创新
容天地于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