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兰屯市

测土用上机器人

机器人对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检测。
  本报呼伦贝尔4月11日电  (记者  李新军)仲春时节,万物复苏。造型酷炫的无人化智能测土机器人在呼伦贝尔农垦大河湾农牧场公司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先导专项大河湾示范区来回穿梭,智能有序。

  此前,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们利用无人测土机器人、手持测土终端等智能装备对土壤的温度、湿度、电导率等实时检测,通过后台人工智能养分反演模型,反演出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的值,给出每一个地块的口肥和底肥配方。

  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项目智能农机装备通过与卫星、无人机、地面传感器、土壤能谱分析仪等设备联动,将采集的数据及时汇总到指挥中心,后台通过分析建模作出智能决策,为黑土地建立电子档案、实施保护性耕作。

  中国科学院“黑土粮仓”先导专项启动3年以来,大河湾示范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相融合,探索打造的“定制化保护性耕作+数字化决策+智能化执行”的智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大河湾模式已初见雏形。“黑科技”带来“硬核”生产力,让黑土地迸发出了新活力,大河湾农牧场公司示范田面积由初期的3万亩发展到今天的16.1万亩,下一步将辐射和服务周边8000万亩耕地,未来将服务内蒙古东四盟市和东北地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生态环保
“新”潮澎湃 沃野田畴绘新景
“田管家”精细化服务田间地头
测土用上机器人
科技赋能 “掌”上种菜
智慧农机大显身手
农田项目建设忙
膜下滴灌节水增效
育苗大棚春意浓
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