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宝山区

膜下滴灌节水增效

  □本报记者  肖璐

  沿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城区向北行驶26公里,便来到小五家乡。这里现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3%,是元宝山区境内的天然氧吧。

  水资源匮乏是小五家乡发展痛点。5万多亩耕地,65%都是“望天收”的山坡地。因为缺水,一亩地只收50多斤绿豆的尴尬故事曾在这里持续上演。

  近年来,小五家乡将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重要节水手段,做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黄金期”,村民正在利用农闲季节清理田间地膜、检修输水管路,为翻地播种做先期准备。在大营子村种植大户孙合家,种地用的滴灌带地膜等农资已经准备好。“有了滴灌这项技术,山地也能上去水了,以前每年种完地,就开始着急,盼着下雨,害怕旱,现在随时都能供上水,我们不用愁了。”孙合说道。

  为了百姓“不用愁”,小五家乡做了多年的探索实践。

  自2014年开始,小五家乡对比喷灌、涌泉灌、管灌等不同工程类型的节水效果,选择适宜本地区的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推广。并积极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98万亩,铺设修缮输水管路83公里。

  “这个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增效、无污染等优势,自开展推广以来获得了广大农户的认可。2023年,全乡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应用面积达到2.01万亩,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200万立方米以上。”小五家乡乡长邹新宇介绍说。

  一块块老农田变成了肥沃良田,一道道土沟变成了标准沟渠。这种变化为农户带来了看得见算得清的实惠。小五家村的西瓜种植户张文说,他承包了200亩地种西瓜,自从乡里建了高标准农田,开始推广使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来,他种的西瓜每亩地比以前增产80公斤,以每公斤西瓜利润2元来计算,200亩地增收了3.2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膜下滴灌技术带给小五家乡的不只是农户增产增收,还有效缓解了地下水下降趋势,使山地成为优质高产、稳产、节水农田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先锋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生态环保
“新”潮澎湃 沃野田畴绘新景
“田管家”精细化服务田间地头
测土用上机器人
科技赋能 “掌”上种菜
智慧农机大显身手
农田项目建设忙
膜下滴灌节水增效
育苗大棚春意浓
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