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寇准一生刚正不阿、勤政为民,舍生忘死守护国家社稷和黎民百姓,在雷州任职期间劝农桑、修水利,为当地百姓留下万亩良田;宋代包拯一生清正廉明、铁面无私,披肝沥胆为民请命、替民申冤……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他们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于他们始终胸怀家国、心系百姓,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古往今来,那些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担当作为、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毛泽东的“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无不说明当官须为民,心无百姓莫为官。
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姓公不姓私,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从以往被通报查处的人员来看,他们都热衷于搞权力异化,把权力当作为己谋私谋利的工具和手段,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没有把心思用在发展上,没有把精力花在为民造福上,而是奉行着“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歪理邪念,一门心思想着如何让自己捞好处、得实惠,将人民的诉求束之高阁、抛之脑后。还有一些干部自认为身居官位,便高人一等,对待群众永远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派头,令群众望而生畏、心生不满……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权力观、政绩观出了问题,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谷文昌“不沾公家一点油”,坚持“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杨善洲坚持权为民所用,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为此立下“白天不关门,夜晚不开门”的规矩;“樵夫”廖俊波见到群众经常会问最近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困难,有没有需要帮助解决的……他们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严以用权、造福于民,真正把权力用之于民,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铭记于心、践之于行,人民公仆当如是。
没有民,何来官?当官不为民,要官有何用?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要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等重点,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暖民心的事办好办实。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唯有如此,方能不负“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拳拳初心,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