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技术加持 新理念赋能 新管理增效

“新农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雷媛媛

  暖阳铺满银灿灿的樱桃大棚屋顶,位于棚顶端的智能感温探头敏锐地感测到了室外气温超过了23℃,便自动启动日照模式,打开了棚外的保温层。霎时间,倾泻而下的阳光与樱桃的馥郁果香产生光合作用形成了特有的芬芳……

  张绍民深吸一口气,指着正缓缓打开的保温层说:“你可别小看了这套智能控温设备,年产7000斤的大樱桃,全靠它。”张绍民是包头市昆都仑区卜尔汉图镇乌兰计二村村民,大学本科学的是果树农学专业。2017年,他承包了50亩村集体土地,开始种植各种名优品种的大樱桃。

  “种果蔬大棚固然要吃苦出力,但更应该懂得科技兴农。”张绍民告诉记者,注册成立花果飘香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后,他决定转变传统种地的思维方式,引进了智能控温系统,通过手机APP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地温、水分进行全面掌握和科学管理,自动喷滴灌、智能控温调温、提高光合速率……

  在一系列科技味儿十足的操作下,张绍民今年的大樱桃增产了2000斤,年销售额预计达40万元以上。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张绍民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人”。

  “叶片颜色偏淡还带这种斑点,很有可能是土壤缺铁……”

  “要会看手机上监测的波谷曲线,水指数低于6,就要给果树补水……”

  站在樱桃大棚里的田埂上,张绍民经常以植株的叶貌为例,以智慧控温的手机APP为书本,向慕名前来求教的村民传授带有泥土味儿的种植技巧。

  “1月种草莓柿子,2月种豆角,3月种麒麟西瓜,今年秋天我再新增两棚大樱桃,全年都有好收成。”边听边记的乌兰计二村村民史秀丽告诉记者,自从她家也引进了这套智慧控温调温系统后,她终于不必再天天跟土疙瘩较蛮劲儿,白天腾出时间来张绍民这儿学习最时兴的农业科学知识,让她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职业有了更体面的认识。

  数据显示,2023年,昆都仑区组织80余名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帮带培养600余名农牧民,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会13次,覆盖1600余名农牧民。以张绍民、史秀丽为代表的“新农人”俨然成了昆都仑区在农业领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昆都仑区引进内蒙古三棵杨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对300亩58栋老旧温室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引进特色品种10余种,种植结构和品质得到不断丰富和提升。持续改进应用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1项、推广南瓜新品种5个、走入全国市场洋葱品种1个,有效提升了昆都仑区农业优良品种数量。利用“小鹿巡田”APP开展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精准保护,进一步建立完善了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一系列新技术加持、新理念赋能、新管理增效的举措,正成为昆都仑区以新质生产力撬动乡村振兴的新杠杆。”昆都仑区农牧局局长韦宏宇说。

  前几天,张绍民接到了来自乌兰察布市种植户杨进禄的视频电话。“张大哥,上次听了你的讲课后,回来我就改进了种植技术,今年我的大樱桃又大又甜。”隔着屏幕,两个“新农人”互相分享着丰收喜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阿拉善高新区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民营企业委员会和内蒙古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挂牌成立
“新农人”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我区举办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主题活动
学好国通语 拥抱美好未来
秧苗下田添新绿
我区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加60%
赤峰打造农村信用融资闭环模式
内蒙古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534.54万人次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发送旅客89.2万人次
乌海供电公司实施“四项工程”凝聚发展动能
内蒙古机场集团运输旅客33.7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