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夏,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满眼绿色,前几年治理的沙化草地已有了明显成效,曾经斑驳的风蚀坑已经被郁郁葱葱的植被覆盖,整个草原裸沙面积减少95%以上。
“能达到当下的效果,标准化治理功不可没。这几年,我们广泛应用地方标准《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规范》,先后在乌拉盖管理区、东乌珠穆沁旗、正蓝旗和通辽市扎鲁特旗等地治理50余万亩沙化草地,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多赢。”蒙草集团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翔说。
治理中,技术人员通过围栏封育、设置网格稻草沙障,补播冰草、披碱草、杨柴、沙打旺等,有效治理了风蚀坑,控制了水土流失,固定了流动沙丘,治理后的草地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40%,牧民还可以打草放牧,每公顷直接增加经济收入300元到750元。
标准化是一个地区步入高质量发展、参与高质量竞争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内蒙古从标准化示范带头、能源矿产绿色循环生产、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晶硅产业等多方面入手,创新思维模式细化工作举措,标准共享技术集成点绿成金,以工业“蒙字号”生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蒙字号”标准:综合赋能防沙治沙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内蒙古考察,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坚决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动员令。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对科学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提出具体支持意见。
作为全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三北”工程三大战役有两个半在内蒙古。“三北”工程启动以来,内蒙古治理成效在“三北”工程涉及的13个省区中居首位。
“从年初开始,我们就围绕荒漠化防治、防沙治沙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2024年自治区高质量标准体系征集工作。现已征集到‘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林草技术高质量标准体系’‘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综合治理标准体系’‘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成效评估标准体系’等申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费毅表示,这些申报项目要经过专家评审论证,最终形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和评价标准体系,对于内蒙古防沙治沙将起到综合防治、标准先行的作用。
与此同时,内蒙古已经发布实施的《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沙化草地治理技术规范》《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成效监测技术规程》《科尔沁沙化草地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建植及利用技术规程》等22项荒漠化防治地方标准,为国家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奠定了标准化基础。
“蒙字号”技术:循环激活铜铝动能
绿色,不仅仅是生机盎然的颜色,更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化、低碳化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铝产业方面,由于电解铝行业自身的“高载能”属性,电解铝液直接铸轧技术日渐成为业内主推工艺,但由于企业规模不一、技术水平各异,缺少统一的标准指导实际生产。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相关专家,以包头东方希望铝合金有限公司为支撑,■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根据区内铝后加工生产的3种重点产品:电工圆铝杆、铝合金圆铸锭、铝板,配套研制了3项利用电解原铝液直接铸轧生产短流程工艺类地方标准,标准中重点在生产工艺和绿电应用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省去了铝锭的铸造和重熔工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品率,而且降低了设备、运输及用电成本,每吨铝可节约近700元。
“按照2023年企业生产铝加工产品56万吨计算,预计全年节约用电量5.2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0.09万吨。”包头东方希望铝合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工艺流程标准化,不仅让企业在生产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效,而且推动了自治区重要战略资源由“限产限能”到“点绿成金”的转变。
近年来,针对区内铝、铜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内蒙古市场监管部门围绕能源矿产绿色循环生产,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构建2项铝产业和铜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标准体系,收录近1500余项产业所需关键标准,确保铝铜产业链条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先后研制形成3项铝产业节能技术标准、4项铜产业减污降碳标准、5项铝铜产业清洁低碳绿色评价标准,填补了我国铝铜产业标准化技术空白。
“蒙字号”链条:集成引领晶硅产业
治沙与光伏一直有着先天的资源互补优势,而晶硅材料又是光伏产业的前端和基础。为推动解决晶硅产业发展中的重点质量技术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统筹运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质量管理等要素,在包头市试点建设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以视频会议形式调度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建设工作,内蒙古作为试点项目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勇介绍,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晶硅材料)获批建设以来,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与内蒙古通威、弘元新材料两家联建单位按照“边探索、边实践、边建设、边总结”的工作思路,取得了多方面成效。包括对13家光伏头部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绘制了“两图三单”,即产业链全景图和质量图谱,产业链8大领域17个工艺环节58项内容的质量问题清单,以及对应的38项重点攻关项目清单和30项质量政策工具清单,帮助产业链企业梳理国家标准58项、相关领域技术参数150项。
按照“实验室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理念,内蒙古在包头市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新建了5000平方米实验室,开放共享大型仪器设备51台套。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新建了1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新增了精密几何量、力学动态量等9个专业领域35项技术能力和302个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参数。主导制定了26项团体标准、18项省级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为优化服务供给,内蒙古依托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包检道”,开通了晶硅产业技术服务“绿色通道”,平台数据实现了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各大技术平台互联互通,免费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信息共享,构建了产业全链条、质量全要素“线上线下”协作联动的“一站式”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包检道”平台注册企业已达3296家,签约的检测机构38家,累计提供技术服务4.5万项次。
一片片方格沙障全面铺开,一道道“光伏长城”集中连片,一个个晶硅项目异军突起……5月的内蒙古万物竞长,全区各地各行各业抢工期、赶进度,加快落实“五大任务”,奋力打出内蒙古品牌,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全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