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黄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印发的《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列入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和教育培训计划。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要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传、阐释工作,多措并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拓展教育覆盖面,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强化政治理论、工作能力全面提升,进而更好发挥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科学设置培训班次,不断扩大培训范围。通过设置专题课、专题教学单元,举办专题学习班、研讨班、读书班、网上党校等多种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要求进讲义、进课堂、进头脑。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学术科研平台,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阐释工作,形成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着力增强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全面拓展宣传教育的覆盖面。

  丰富教育内容,讲清楚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讲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还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清楚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要深入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引导各族干部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多元聚于一体的发展演进脉络,把握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贡献。要深入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教育引导各族干部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把握“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的内涵及其逻辑关系,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认真梳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各族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拓展和丰富。要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与价值,着力引导各族干部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拓展世界眼光,提升境界格局,涵养博大人文情怀。

  创新教学形式,持续增强教育培训成效。好的教学形式是对培训内容的生动表达与完整演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且教学对象层次多元,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教学形式创新,推动传统教学与培训创新模式的有效融合,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教学目标“落地”,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吸收转化,提升学习成效。

  创新教育宣传形式要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要求,学习借鉴各地区教育宣传模式,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等创新载体,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多种形式,以学员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努力将学员“带”进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班级“热”起来,强化学员的主体地位,融入工作场景、融入日常生活,真正做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如有的课程开设在社区、农村牧区,用民族地区互嵌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鲜活实践阐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的课程以“解读一首红歌”切入,阐释各民族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真情实意;有的课程通过沉浸式体验,在博物馆中带领学员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这些对于开拓党校教学新模式、新思路都是有益尝试,值得借鉴。

  要立足主责主业,重点在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拓展教育覆盖面、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民族地区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变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引导各族干部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带动引领全区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五个认同”,凝心聚力、感恩奋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

  (作者系中共包头市委员会党校常务副校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经济周看
   第06版:理应如此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出彩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