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活“农”资源 挖掘“俗”文化

  □本报记者  李国萍  实习记者  潘佳慧

  “过去一年四季在村里也见不到几个外面的人,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天都是人来人往,尤其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我们根本忙不过来。接待游客、销售农畜产品、打理民宿……”说起这两年的变化,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台格斗村村民齐福海喜上眉梢。

  “老物件怀旧,有时候并不需要言语,只要静静欣赏,就能感受到岁月的变迁……”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老式马灯、算盘、簸箕,今年72岁的李凯思绪又回到了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生活的点滴。进入5月份,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新河村的黄河谣文化园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大家忆过往、赏美景、品文化。

  人在乡村走,犹如画中游,赏绿水青山,忆浓浓乡愁。近年来,内蒙古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展、综合带动作用日渐明显,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全新动能。

  为了让更多群众端上“旅游碗”、走上致富路,5月初,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33879万元,全面支持全区“旅游四地”提档升级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项目建设;自治区文旅厅也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构建“农(牧)家乐—乡村游—乡村休闲度假”阶梯式乡村旅游产品新结构,形成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体系。

  “五一”假期,呼和浩特市骑行爱好者孟想组织10名队员骑行30多公里,来到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台格斗村。昔日的穷山沟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红色地道、网红桥、杏树坡,再加上地道的农家菜,古朴的窑洞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这个因拥有2000多棵古杏树而远近闻名的“杏花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地理优势。“近年来,村里依托自然、人文、交通、资源优势,发展‘一红一绿’两大特色产业。红就是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绿就是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大力培植绿色产业。从2016年起,通过举办杏花节、采摘节、年货节等,带动全村开办多个农家乐,拥有了可以同时接待上千名游客的能力。”台格斗村党支部书记董凤英自豪地说。

  原生态的古村落实现了传统与艺术的巧妙融合,台格斗村人气越来越旺。目前,农产品集采中心、乡村直播中心、民宿体验中心、乡村双创中心一应俱全,有了这些基础设施作支撑,村民们自产的绿色农产品再也不愁卖了,仅这一项就有200的村民受益。

  对于台格斗村后期的发展规划,参与建设和运营的内蒙古聚农良品乡创中心负责人闫靖表示,活化乡村最好的办法是就地取材,打造文化场景,不仅需要在深入挖掘、强化保护上下功夫,也需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做文章。通过精细化运营,将一二三产带动起来,把山山水水变成金山银山。

  乡村是推进文旅融合的主阵地,文旅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强抓手。

  “新河村总人口2700余人,历史上主要以农业为主,最近十几年增加了一些渔家乐和采摘园项目。尤其是2017年黄河谣文化园建成后,在传承弘扬黄河传统文化、拉动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今年‘五一’假期,全村累计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带动周边地区综合收入超过500万元。”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新河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嘉明说。

  当然,受益最直接的还是本村村民。今年57岁的刘翔从小在新河村长大,有一手炖鱼的好手艺,从2004年便尝试着搞农家乐。“以前人不多,也就够维持,农家乐接待的都是路过的人和周边的熟人。现在可不一样了,旅游旺季每天接待量都在200至300人左右。”说起这些年的变化,刘翔特别感激黄河谣文化园的带动,现在他们双方都形成了默契,只要是村里这些农家乐的顾客,参观黄河谣都是免费的。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黄河文化为村民带来满满幸福感,也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包头市九原区就业服务中心不定时对黄河谣文化园区开展创业指导,并于2021年给予30万元奖补。目前,入驻园区的企业有23户,每年带动就业人员超过百人。

  说起未来的发展,内蒙古黄河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沙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说:“目前我们已经建成工匠博物馆、红色藏报馆、昆虫艺术馆三座主题博物馆,以及黄河风情户外景观等设施。下一步将围绕黄河文化,在历史民俗、红色文化、环保科普等方向继续扩充,争取将新河村打造成‘黄河文化博物馆小镇’,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金”。

  文旅赋能不仅丰富了乡村振兴的内容,也激活了乡村“沉睡”的资源。当下,内蒙古各地正以当地特殊自然禀赋和资源环境形成的第一产业为核心,通过增强旅游与农业、农村、农民协调发展,将乡村的四季美景与历史文化就地变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国防
   第06版:赤峰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盟市专线
   第09版:通辽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视界
内蒙古1项技术入选2024年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
用活“农”资源 挖掘“俗”文化
研究发现麻叶荨麻是奶牛养殖业潜在优质饲草资源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里满园科技范儿
赤峰市“三位一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巴彦淖尔市提级发放奶业振兴补贴资金1934万元
农业科学用药构筑绿色“护盾”
“统种共富”开启城川镇土地种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