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武子暄
在这片1.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新如潮涌。
今日呼和浩特市,人才、资源、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不断汇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更足、动力更强。
2023年6月,在中环产业园,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企业员工说:“现在,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汇聚成全市上下前行的力量!
截至目前,中环产业园已累计完成投资532亿元,陆续培育引进16家半导体和光伏行业知名企业,半导体单晶晶体年产能2500吨,光伏单晶晶体年产能105GW,光伏单晶晶片年产能28GW,已建成半导体单晶硅、新能源光伏单晶硅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先进制造基地。
如今,中环产业园正致力于建设全球领先的单晶硅棒生产基地,打造具有全球优势的太阳能硅晶体制造中心。
4个研究中心、3个服务平台,100多家成员单位,1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高级行业专家,1000多位核心科研人员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已累计开展145项科研项目。这是来自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硬实力”。
“我们科研团队突破了优质饲草选育、高效提取β-酪蛋白、制备功能性乳肽、包埋稳定DHA和EPA等一系列关键瓶颈技术,培育的荷斯坦种公牛包揽国内在美注册公牛前8名,培育的种公牛291HO22027按同期美国基因组排名数据排序可达到第35名、国内在美注册公牛排名第一。”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何剑告诉记者,中心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聚焦奶牛种源多样化、适合我国国情的奶牛饲喂方案、关键原料制备技术产业化、乳品加工装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并逐个突破。
沙地治理种子生态包、专用肥料、种子绳……在蒙草集团中试馆内,防沙治沙的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而这也仅仅是“小创新”产品。
近年来,蒙草集团围绕草种、牧草、生态修复、机械研发、光伏治沙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通过数字技术导航累计治理轻、中、重度荒漠化土地千余万亩。
为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呼和浩特市加快布局“一区五中心”重大创新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体系。
“我们将建设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目前,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已加入国家队,启动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分中心,益生菌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前期项目投产,正在建设全球最大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说。
■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一年来,呼和浩特市围绕“六大产业集群”,持续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重塑科创体系、蝶变科创生态,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向“新”而行。
为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打造新质生产力,今年,呼和浩特市从自治区、市级两个层面开展科技“突围”,研究谋划乳品深加工、大科学装置、乳酸菌3个点位,启动实施12个市级科技“突围”项目,采取“院士团队+领军企业+产业园区”方式实施。
5月28日,在和林格尔新区启动的空天跨尺度计量基准大科学装置与高性能光栅产业化项目,是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的重点项目,也是呼和浩特市与西安交通大学刘红忠教授团队开展合作的一项重大战略成果。
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更需要合作。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不断深化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交流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孵化或引入企业52家,孵化企业获得知识产权125项,年产值近3亿元。中国农科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呼转化的无膜玉米密植高产技术,在全市推广后预计玉米产量将增加105万吨。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
一年来,呼和浩特市紧抓“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机遇,打造“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不断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煤基固废低碳利用与高值材料制备技术”是内蒙古工业大学教授张永锋团队研究了几年的成果,得益于“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的推动,内蒙古工业大学与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签订1000万元的成果转化与合作开发合同,将这一研究成果在久泰集团转化。这是内工大转化的首个千万元级科技成果。2023年,呼和浩特市推动25项新技术新成果落地,预计年均新增经济收益近亿元。
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技术转移机构34家,组建科技服务专员队伍,其中技术经纪人1273人、科技特派员1178人、科技辅导员800人,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