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漫瀚调书写 民族团结情

  □孟荣涛

  漫瀚调,又称蒙汉调,是蒙汉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歌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汉族杂居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也广泛流传于内蒙古西部黄河沿岸各旗县。

  漫瀚是蒙古语芒赫的音译,蒙古语意为沙丘、沙梁。漫瀚调的发源地准格尔旗遍布沙丘、沙梁,原旗政府所在地沙圪堵亦有沙丘、沙梁之意,且很多曲目名称取自该旗乡镇地名,从蒙古语音译得来的“漫瀚”二字,既生动展示了曲目发源地的地理特征,又见证和承载着蒙汉两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厚历史。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将陕北信天游、晋西北爬山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形成的音乐形式,其艺术风格同时具有蒙、晋、陕三地民歌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点。漫瀚调是蒙汉民族音乐文化深度融合的艺术结晶,是民族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构筑的文化艺术,是民族间团结友爱和谐氛围中由衷抒发的美好生活追求。

  溯源准格尔旗漫瀚调,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清廷曾一度在北方游牧地区实行“借地养民”政策,晋、陕汉族人口大量迁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的准格尔旗。东部、北部和东南部皆为黄河环抱的准格尔旗,成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交融之地。历经长期的交往交流,蒙汉两个民族在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融合,慢慢产生了漫瀚调。

  1996年,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漫瀚调)之乡”;2008年,漫瀚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名录;2021年,准格尔旗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漫瀚调曲目繁多,准格尔地区现已收集整理的传统曲目有90多首,代表曲目有《王爱召》《栽柳树》《阿拉坦岱日》《扫帚花日》等。漫瀚调歌词题材广泛,既包括时政内容,也反映现实生活。按词意大体可分为思苦、歌颂、情爱、渴盼、哀怨、离愁、新声7种类型。漫瀚调主要由四胡、笛子、三弦、扬琴等乐器伴奏,此外,还辅以梆子、四块瓦等打击乐器。与山歌体裁的民歌相比,漫瀚调中的艺术加工成分较多,曲调欢快活泼,表现力较强。漫瀚调曲调韵味独特,唱腔洒脱奔放,旋律朴实舒展,既有一曲多调、也有一调多曲,多以即兴编词对歌、你问我答、一唱一和等方式演唱,演唱时台下掌声不断、欢腾热闹。

  漫瀚调的音阶跳动幅度大,音域宽广,既可表达奔放豪迈的炽烈情感,也可表现舒缓沉郁的音乐形象。如《大河畔上栽柳树》《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等,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蜿蜒曲折的神态,唱出了黄河磅礴大气的神韵。

  近年来,内蒙古文化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部部展现时代风貌的漫瀚调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业内认可。《纳林河畔》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美好家园人情厚》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群星奖;《山那边》入选“2023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展演季”展演作品;《同心记》入选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展演剧目。其中,《同心记》是准格尔旗乌兰牧骑原创漫瀚调剧目,是以准格尔地区经济社会、生产生活和文化变迁为时代背景,贯穿漫瀚调音乐文化元素,聚焦当地奇姓、乔姓共结蒙汉兄弟的动人故事,展现奇乔两代人为代表的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感人事迹。

  新时代,黄河“几字弯”熠熠闪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漫瀚调,已成为弘扬主旋律、书写团结情、激发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更好更广更深入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副研究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8版:牢记嘱托闯新路 感恩奋进进中游
   第09版:法治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视界
非遗绽华彩 “针”情绣和美
漫瀚调书写 民族团结情
给传统技艺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