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二连浩特国门巍然屹立,国徽熠熠,国旗飘扬,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正北方。
这里是中蒙最大的陆路口岸。近年来,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持续深化移民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护航口岸经济跑出“加速度”。
精准施策 架起口岸通关“高速路”
7月10日22时,二连浩特公路口岸灯火通明,满载货物的卡车络绎不绝,犹如蜿蜒的钢铁长龙。
二连浩特是中蒙重要的综合枢纽口岸城市,承担着中蒙贸易70%以上日常生活用品的陆路运输任务。4月1日起,该口岸试行为期6个月的24小时通关,成为我国首个对蒙古国24小时货运通关的公路口岸。
试行24小时通关后,口岸出入境货车数量显著提升,从日均700余辆激增至1100余辆。今年上半年,该站公路口岸货运通道累计验放车辆12.2万余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2%。单日最高查验1306辆次,创下了口岸建成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面对日益增大的出入境货车流量,该站主动出击,通过组织召开警企座谈会、入企宣讲会,及时了解企业通关的堵点和难点,推出“中蒙农副产品绿色通道”“商品车专用通道”等举措,为外贸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保障通关车辆随到随检、即检即放,营造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
“边检机关从通关各环节压缩时间,通关效率持续提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上半年,我们公司出口商品车240辆,较去年增长37%。”二连浩特市裕昌国际物流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员包全说。
科技赋能 打造外贸发展“直通车”
“1291次中欧班列查验完毕,可以发车。”6月27日21时,一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入边检执勤现场。在边检站监控室内,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王崇颜熟练地操控着“电子哨兵”,通过高清监控屏幕对列车车体进行了细致检查。15分钟后,中欧班列鸣笛,继续驶向欧洲。
“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我们通过监控屏幕进行车体检查,列车停靠后,只需对车上的工作人员和车头进行查验。”王崇颜介绍说,“电子哨兵”这一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让车体检查变得更加高效快捷。
对于中欧班列司机阿拉腾巴嘎那而言,近年来的通关体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通关查验需要20分钟左右,现在越来越快,大约10分钟左右。”他感慨。
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智慧边检”建设,大力提升口岸信息化建设水平。“我们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先后启用快捷通道、智能验证台、车底检查仪等设备,积极推广应用‘边检通’口岸备案预约申报系统,实行‘核查前置、快捷通行’查验模式,还推出中欧班列专勤、铅封免查等一系列新举措,不断提高查验效率。”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廖昌浩表示。上半年,该站检查验放出入境人员112万人次、中欧班列1724列,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1.7%。
靠前服务 搭建跨境就医“连心桥”
在繁忙的通关作业之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也始终不忘人文关怀。
“4名蒙古国旅客因病行动不便,请边检站给予通关便利。”6月15日,一列从乌兰巴托开往呼和浩特的国际旅客列车上,4名患病蒙古国旅客需要特殊关照。
按照惯例,列车到达二连火车站后,旅客需要下车到联检大厅集中办理通关手续,然后再换乘中方列车继续旅程。遇到行动不便的旅客,该站便打破常规,采取“上车收证、下车验证”的人性化措施,确保他们能够顺利、便捷地完成通关手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中蒙两国医疗交流日益增多,每年有成千上万名的蒙古国患者从二连浩特入境到我国寻医就诊。为满足蒙古国患者入境就医需求,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联合蒙古国边检部门,中国驻扎门乌德总领事馆、海关、铁路、外事办、医院等,共同制定专项勤务方案,建立完善“旅客境外救助24小时电话直通”“中蒙24小时电话直连”等警务合作机制,为患者提供“优先查验、预检预录、登车验放”等服务,搭建旅客跨境就医“连心桥”。上半年,该站共受理求助电话70余次,帮扶困难旅客420余人次,组织开展紧急跨境救助专项勤务工作4次,救助中外旅客6人,用行动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友爱与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