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是深圳年轻的行政区,是深圳制造业大区和未来产业试验区。但翻开坪山另一页,会发现这里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奏交响,改革一路高歌。
“我每天下班都会来图书馆八层,这里可以免费听黑胶唱片。”社交媒体上,坪山图书馆的音乐放映区十分受欢迎。读者戴上耳机,坐在落地窗边,悠扬的乐声环绕耳畔,抬头又是满眼绿意,一天的疲惫在此洗去。
“‘乐’读也是一种文化学习的形式。”坪山图书馆执行副馆长陆其美表示,音乐图书馆的创新做法,让大众接触到更多文化资源,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体验。
令人眼前一亮的“乐”享空间之外,坪山图书馆还有专为孩子打造的绘本阅读馆,有面向市民开设的专业课堂,以及与知名作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活动。
在数字化阅读的冲击下,图书馆普遍面临生存难题。而坪山图书馆成立5年来,顺利实现图书年均流通量突破100万、2023年进馆人次突破100万、5年馆藏总量突破100万的目标。
坪山图书馆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敢为人先,敢蹚新路。
据了解,坪山图书馆设立之初,就面向社会,遴选学者周国平出任馆长、各领域名家大家担任理事会成员。
“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使坪山图书馆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专家引领、法人治理、社会参与’的发展新路径,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前沿性、专业性的思路和建议,显著提升了图书馆的运营水平。”陆其美表示。
坪山图书馆的探索是坪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坪山在这方面持续发力,打开了文化创新发展新思路,带动各类文化资源整合,形成更加丰富的文化产业业态。
以江岭长守老围屋“修旧如旧”为基础,引入北京龙马社团队进行活化利用,按照“与村相融、与人相亲”思路,打造集戏剧创作、文艺演出等为一体的长守戏剧谷;充分利用“半边山水半边城”的自然风光,建成金龟自然教育步道、红花岭乡土植物步道等15条自然研习步道,呈现出一个没有屋顶的“自然博物馆”……
文化产业搭好台,坪山因地制宜,打通通道,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据坪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陈蓝蓝介绍,结合坪山大量高端人才和产业工人都集中在厂区园区实际情况,坪山区近年来创新性地提出政府优质公共文体服务进四区(园区、厂区、校区、社区)的工作机制,推动优质公共文体资源在服务场所、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效果上实现转变。
此外,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资源服务覆盖面,坪山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广“馆校共建”“馆企共建”模式,推动“文化资源+教育资源+企业资源”的全面打通,6家校园图书馆、1家企业图书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辖区居民新的“幸福增长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部署,要求“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文化的深度决定城市的高度。下一步,我们将在文化惠民服务、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人才引进、文旅产业发展、文化城区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结合坪山特色优势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市民们端上更丰富的‘文化大餐’。”陈蓝蓝说。
(新华社广州7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