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碗麻辣烫里的经济活力

  □新华社记者

  年初,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时隔近半年,天水麻辣烫的热度依然不减。

  记者近日在甘肃省天水市主城区看到,麻辣烫店面前仍然挤满顾客,有的店面门前排起的长龙挤进了小巷、甩到了大街,不少游客跨越千里,只为这碗“麻辣滚烫”。

  不到半年时间里,在市场和政府协同作用下,一碗小小的麻辣烫,带动了天水众多上下游产业:一些专门从事麻辣烫速食产品生产的企业应运而生;一些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创新生产线;辣椒、土豆等部分传统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标准化种植、联农带农不断深化。

  天水绿昊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打包麻辣烫方便食品。天水麻辣烫爆火后,公司总经理戚卫红敏锐嗅到商机,从企业申请到拿到相关行政许可审批、生产线投入运营,前后不到一个月。3月底至今,公司销售了70多万份(包)麻辣烫相关的食品,销售额超400万元。

  天水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殷守彪说,当地政府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涉企服务更加便捷。

  记者从天水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全市有570多家麻辣烫经营主体,形成了以手擀粉、宽粉、辣椒、麻椒、洋芋丸子、调味醋等为主的食材加工、料包和调味品加工等产业。

  天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天水将持续做好“甘谷辣椒、秦安花椒、高原夏菜、武山粉条、方便食品、预制菜”六大“天水麻辣烫”延链产业,不断提升本地深加工企业产品品类、档次和规模,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

  公平、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甘谷辣椒是天水麻辣烫的“灵魂”调味品。在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大城村的辣椒烘干和加工车间,直径近两米的石碾和特大号的石臼格外引人注目。

  “企业在试验中发现,传统的石碾、石臼制作的辣椒面,风味更加浓郁。”公司负责人何志斌说,于是公司创新探索了电动石碾和电动石臼,既保留了甘谷辣椒独特的风味优势,又提升了加工效率。

  “现在公司每天生产辣椒面等产品2吨至3吨。”何志斌说,今年投入的辣椒酱生产线将于近期试产运行。

  上个月,戚卫红特意去广西柳州考察螺蛳粉生产加工企业,想攻克湿粉条保鲜技术,让天水麻辣烫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此外,近年来甘肃培育的辣椒、花椒、蔬菜、土豆等特色农业产业,是天水麻辣烫爆火的有力支撑。

  今年,返乡创业的甘谷县青年颉恭种了1500亩辣椒。“再有半个月辣椒集中上市,目前已收到来自湖南、广东等地的订单。”颉恭说,种植基地采用智能物联网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从目前辣椒长势来看,每亩辣椒产量较普通大田预计增加1000斤左右。

  记者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甘肃将把握好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三个着力点,扎实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同时,锚定农业现代化,继续从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化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着力稳住农业发展好势头。

  始于“寻味”,兴于“业旺”,成于“改革”。记者从天水市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了解到,天水市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力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记者  文静  王朋  马玉洁  陶一萍)

  (新华社兰州7月26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奋力书写改革新答卷
翻开深圳坪山的另一页
乌沙河“去污”记
一碗麻辣烫里的经济活力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 首个特大桥连续梁合龙
“沙漠愚公”的绿水青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