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蚯蚓“钻”出致富路

  □本报记者  王雅静  通讯员  苏晟杰  乔羽

  “自从引入蚯蚓产业,以前无法处理的秸秆、土豆秧、羊粪都变废为宝,农业废弃物乱倾乱倒焚烧现象减轻了不少,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秃亥乡乌兰桃力盖村村民王大爷说。

  上秃亥乡是呼和浩特市周边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近年来,当地农户依靠蔬菜产业和畜牧业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农业发展延伸出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种植蔬菜产生的根茎烂叶、剩余粪肥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困扰着当地老百姓。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高、效果不理想,而随意倾倒产生的异味和垃圾更是影响人居环境。

  上秃亥乡“80”后返乡创业青年梁晓霞常年从事农牧业种养殖,一直关注着绿色农业的新技术、新动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以种带养、以养促种”蚯蚓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理念,既可以有效解决农业有机废弃物问题,还能给农户带来稳定的收入增长。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等优势,是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天然“处理器”,被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将家畜粪污用作蚯蚓的饲料,可生产大量的蚯蚓产品获得可观的收入,还能促进养殖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真正做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同时,蚯蚓粪便和剩余物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可直接用于种植作物,采用无土栽培还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构建“养殖——种植”之间的良性物质循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参加上秃亥乡党委召开的乡贤人士和流动党员座谈会时,梁晓霞了解到,近年来上秃亥乡党委在产业发展、项目储备、人才引进等方面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各村党支部以“党建+”工作模式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同时积极吸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乡党委和村党支部在了解到她关于农业循环发展的理念后表示大力支持。之后梁晓霞赴外省学习了更加专业的养殖方法,并成立了广涵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为了更好地带动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资源,上秃亥乡党委通过“组团发展”“强村带弱村”的方式,在乌兰桃力盖村、五家村、三道河村为合作社提供大棚用于蚯蚓养殖,既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种养业,显著提高养殖效益,又改善了人居环境。

  “通过党建引领,合作社示范和带动作用逐年加强,社员人数不断增多,已由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有的11人。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观望、咨询到积极参与入社,正是对党建引领下合作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高度认可。”五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霍金柱高兴地说。

  梁晓霞介绍,合作社现有养殖大棚18栋12亩,利用蚯蚓床做无土栽培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实验种植架豆王12棚增收约4.7万元。按目前的养殖规模,一年可处理周边村庄养殖粪污5400多立方、农作物秸秆300亩左右,转换蚯蚓有机肥1200多立方,收入可达36万元,并且生产商品蚯蚓1万斤还能收入5.5万元左右。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产业振兴必须以绿色为底色、底线。近年来,武川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生态高效农业,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组织优势凝聚绿色发展动能,推动当地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振兴,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先锋
“百亿级”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加速向新
10万亩优质荞麦开始播种
“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
杏果满园采收忙
激励基层一线干部担当作为
家门口选购优质抗旱饲草料
推动牛产业全链条发展
暑期有了公益托管班
小蚯蚓“钻”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