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生不息,让宝贵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霍晓庆  刘宏章

  巴丹吉林沙漠,是全球唯一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的主体,并以其独一无二的绝妙美景被中国有关机构评为“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随着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2024年7月26日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巴丹吉林这张亮丽名片,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8月17日,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经营着一家沙漠旅游营地的王斌又采购了一批穿沙物资,准备迎接更多即将远道而来的游客。在过去的2天里,王斌带着11名来自云南的游客深入到沙漠腹地,体验沙漠越野、滑沙,观沙山、听响泉、赏湖泊,感受大漠秘境的神奇美丽。王斌介绍,今年春天以来,他已经陆续接待1500多名游客,报名沙漠越野的旅游团队排到了8月底。

  7年申遗路,20余载辛勤守护,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在世界遗产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示着美丽中国的独特魅力。随着知名度的进一步提高,巴丹吉林沙漠成为研学团、旅游团、自驾游的热门打卡地。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成为一道必答题。

  “必须坚持保护第一。”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右旗管理局局长梁宝荣说,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承载着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当前,遗产地已经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身份受到多重严格保护,下一步,阿拉善右旗将筹划成立专门的遗产地管理保护机构,建立健全遗产地监测系统和数据库,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治理措施。同时,探索让当地群众参与到保护、公众教育的队伍中来。

  保护,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遗产的原生态,而合理地利用,则能让宝贵遗产焕发出璀璨的光彩。“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不可替代的人类共同财富。一方面要坚持‘严字当头’,严格保护、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要尽量‘物尽其用’,让自然遗产发挥其应有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价值。”内蒙古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欧阳丽娜说。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完好地记录和反映了区域地质构造变动、气候变化、地貌演化乃至水文地质变化特征,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沙漠发育和风沙地貌过程的代表性区域。欧阳丽娜建议,要充分利用好遗产地的科研价值,增加对其科研、技术、人才投入,深入开展遗产地内自然物种、地质地貌等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为国际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作出贡献。同时,要利用好世界遗产,鼓励少数原住民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适当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种养殖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当前,不少当地牧民已经经营起牧家乐,发展沙漠旅游,成为展示巴丹吉林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重要窗口。“我们也在摸索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路径,让人民共建共享自然遗产成果,让自然遗产绽放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光彩。”梁宝荣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做强“中国云谷” 筑梦“世界算谷”~~~
~~~
~~~王莉霞主持并讲话
~~~——第十七届中俄蒙工商论坛实地考察见闻
~~~
2024年内蒙古高校科技成果系列路演活动启动~~~
兴安盟携手北京四区签约25个项目 资金总额近1亿元~~~
精心打造学校之外“大课堂”~~~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系列报道之三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界
自治区财政下达1.6亿元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资金
呼和浩特绿色算力聚数成势
第二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 将于8月20日在内蒙古举办
自治区人民政府党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搭建互利平台 深挖合作潜力
包银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建设有序推行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推动京蒙协作走深走实
研学游开辟内蒙古文旅“新赛道”
生生不息,让宝贵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