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在呼和浩特有个热门话题——呼和浩特首届摄影周。笔者应邀参加了相关活动,觉得这个摄影周办得非常成功,很有特色,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一次开创性的实践
呼和浩特首届摄影周的开创性主要有3方面:
1、举办摄影周是摄影界的惯例,也是国际惯例。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摄影周,如北京国际摄影周(2013年)、宁波国际摄影周(2016年)、成都国际摄影周(2022年)、三亚国际摄影周(2023年)等。呼和浩特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举办首届摄影周,对于呼和浩特甚至内蒙古来说,都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实践,体现了主办方的远见卓识。它必将有力地促进呼和浩特以及内蒙古摄影事业的发展,对改善呼和浩特甚至内蒙古的艺术生态、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促进文旅共融发展也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摄影周打破了以往只是举办一个展览或一个博览会的单一模式,而是通过摄影展览、学术研讨、采风创作三大板块,一个主题展、三个专题展、两个邀请展6个展览,一个主展区和多个分展区的综合方式和庞大体量,来聚焦摄影问题,探讨摄影问题,用影像之光映射壮美北疆,用影像艺术助力呼和浩特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在呼和浩特或者内蒙古都是首次,可以说是一次艺术的盛会。
3、引入了策展人制度。策展人策展是国际惯例,无论是世界三大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圣保罗双年展等国际著名艺术展,还是国内的一些大型美术、摄影展览,许多已经引入了策展人制度。而在内蒙古,除一些非官方的、体制外的展览有策展人,官方主办的展览一般没有。这次呼和浩特摄影周是第一次官方主办的展览引入了策展人制度,这是一个难得的、很好的开端。摄影周充分发挥多部门联动的组织优势和策展人的专业优势,齐心协力,在主题设置、结构框架、展览内容、展陈设计上做了许多探索和创新,在图片制作上采用国内最顶级的艺术微喷和装裱工艺,使摄影周无论在总体构想还是艺术呈现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主题性与学术性的很好结合
摄影周的主题“共融·共生”既紧扣时代脉搏,又具有学术性。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共融·共生”意在通过影像艺术构建起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共融共生的展示窗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融”不但是代表人类文明的东西方文化的共融,也是内蒙古本土文化、民族文化即北疆文化和呼和浩特地域文化与国内主流文化、中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共融。只有共融,才能共生。这种从文化和学术角度考虑问题的策展思路非常值得肯定。
普及与提高的兼顾
首届呼和浩特摄影周活动,如果只考虑“普及”,就可能没有专业和学术层次;如果只考虑“提高”,就可能钻进象牙塔里,没有了群众基础,变成了摄影界的“圈子文化”。这两种倾向都是要避免的。主办方很好地处理了这种关系。一方面,摄影周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把主题展“遇见·呼和浩特”放在呼和浩特青城公园作为主展区,以开放的策展理念、新颖的展陈方式,将内蒙古摄影家拍摄的表现呼和浩特奋进之美、蝶变之美、和谐之美、现代之美的100件作品,以巨大的尺幅放在青城公园的露天环境中,与公园的美丽景色交相辉映,形成了人景画交融互动的露天生态艺术场,吸引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参与。这些经摄影家们艺术呈现的表现呼和浩特市的人、呼和浩特市的景、呼和浩特市的事儿的巨幅作品,让呼市的老百姓感到亲切、温暖,产生共鸣和共情。同时,它又符合艺术扎根人民、到人民中去的时代要求,还为摄影周的开幕营造了很好的氛围。这是“普及”。另一方面,摄影周把专题展“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精品展”放在内蒙古美术馆这个内蒙古美术的最高殿堂,把“丝路国家青少年国际摄影大展精品展”“多彩的家园——野生动植物摄影展”和两位本土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的邀请展“北疆光影——王争平师生摄影展”“蒙古马精神——阿音摄影作品展”放在呼和浩特美术馆,这些国内高水平的展览,加上“影像赋能 文旅共生——全国摄影名家走进呼和浩特主题研讨会”从学术层面的研讨,这是“提高”。“普及”与“提高”的完美结合,使本次摄影周成了一个既照顾到普通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旅共融、共生,又很有专业水准和学术高度的艺术盛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呼和浩特摄影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而且第一步就走得如此精彩,如此有力。它必将载入内蒙古摄影史册及文化史册。当今世界,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度发达,摄影(包括在摄影基础上产生的电影和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它跑得更快,传播得更远,这是举办摄影周的一个优势。所以,衷心希望呼和浩特摄影周一直办下去,而且越办越好。让影像见证呼和浩特未来的新发展、新面貌、新气象和新风采。
(本文图片均为“共融·共生”2024呼和浩特摄影周参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