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看稻菽千重浪 五谷丰熟秋收忙(中)

水稻种植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小龙虾迎来丰收。
挑选黑木耳。
采摘麒麟西瓜。
检查玉米产品质量。
贝贝南瓜喜获丰收。
丰收的蜜瓜田。
蜜瓜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杭锦旗

  虾稻共生双丰收

  □本报记者  布音额尼尔乐

  杭锦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郭君  刘悦嘉

  9月,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呼和木独镇巴音温都尔嘎查的田野里,稻谷飘香,小龙虾肥美,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在巴音温都尔嘎查“一虾一稻”连作农业种养模式试验田,刘大伟与村民正在取网收虾,一只只色泽鲜红、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被倒入筐内。

  “看见又肥又大的小龙虾,很有成就感。”鄂尔多斯市隆平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大伟抓起小龙虾,展示给记者,“目前来看,预计每亩可产小龙虾300-400斤,每亩产值5000-8000元左右,水稻每亩产量1000余斤,产值2000元左右,收入可观可喜,小龙虾和水稻基本上是共同丰收,盐碱地改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今年,呼和木独镇选取100亩盐碱地试验“一虾一稻”连作农业种养模式,打造种养结合示范试验田。“呼和木独镇中度盐碱化程度的土地约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4%。为此,我们将小龙虾和水稻在盐碱地进行共养,建起了水稻育苗基地,‘一虾一稻’连作农业种养模式的成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用水不费水、用地不占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果。”呼和木独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黄晓俊介绍。

  据悉,通过“一虾一稻”连作农业种养模式可提升土壤的生态平衡能力,小龙虾在稻田中捕食害虫,能相应减少农药、化肥等生产成本的投入。同时,水稻可为小龙虾提供额外的生物饵料和洁净的水质,可以减少微生态制剂等调水产品的使用。

  生态种养模式的打造,既体现着呼和木独农业人的集体智慧,也需要专业的科学技术来提供保障。育种负责人谭旭为当地农户优选稻种育苗,并提供了田间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指导。

  “盐碱地改良,涉及土壤结构、盐分、养分、微生物群落、作物品种、水利、种植管理等众多因素,纵横交织,互相影响。调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土壤环境,培育健康土壤是关键。”谭旭说,稻田为小龙虾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既解决了水稻生长所需肥料和虫害防治等问题,又大大提升了水稻和小龙虾的效益,实现了“1+1>2”的良好效果。

  “一虾一稻”模式让昔日的撂荒盐碱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更实现了稳粮增收、粮渔共赢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呼和木独镇将在“稻虾共作”模式已有的成功经验上,打造一个集种子研发、生产、推广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完整产业链多作物经营的现代化种业科研基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化、生态化和高效化。

  额济纳旗

  蜜瓜走俏日子甜

  □本报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刘冬玲

  金秋时节,瓜香四溢。连日来,额济纳蜜瓜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的收获景象。走进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巴彦陶来苏木的蜜瓜田里,一个个纹路细密、大小匀称的蜜瓜掩映在藤叶间,微风吹过,阵阵瓜香扑鼻而来,工人们穿梭在瓜田中采摘、分拣、套袋、装箱、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的瓜价好,我种了200多亩,能收入50多万。”看着一颗颗蜜瓜,算着收入账,种植户林万仕的喜悦也跃上眉梢。“我坚持走精品路线,不拼销量拼质量,严格按照产品供应质量种植,确保让广大消费者吃得安全、放心。”林万仕介绍道。

  来自湖北的瓜商苟泽金,有多年的蜜瓜经销经验,今年他在巴彦陶来苏木预订了600亩蜜瓜,他说:“额济纳蜜瓜品质非常好,明年我准备预定1500亩左右。”

  巴彦陶来苏木作为蜜瓜种植和旅游业的双轮驱动之地,始终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农家肥、有机肥,并结合滴灌技术,确保蜜瓜品质的同时,实现节水、高产的目标。这种绿色生态的种植方式,不仅提升了蜜瓜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当地农牧民开辟了多渠道的增收途径。

  “我们巴彦陶来苏木是额济纳蜜瓜的核心种植区,今年共种植了近2.8万亩,并且实现了膜下滴灌全覆盖。就目前销售情况来看,每亩地相比往年高出1000元左右,整体长势较往年好,预计今年蜜瓜的总产量和销售额会超过往年。”巴彦陶来苏木党委副书记、苏木达金娜说。

  据了解,今年额济纳旗蜜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0万吨。主要种植品种包括西州蜜、子鼎蜜10号、黄86、甜蜜金冠等。全旗蜜瓜的收购单价也较去年同期有显著提升,每亩达到4500至6500元左右,增幅在300至1000元之间。截至目前,已有约4万亩蜜瓜签订了销售协议。如今额济纳旗已成为蜜瓜市场的重要货源地之一,其优质产品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突泉县

  玉米锁鲜销路广

  □本报记者  高敏娜

  突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令刚

  丰收的季节,走进位于兴安盟突泉县永安镇哈拉沁村的突泉县田田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鲜食玉米加工车间,色泽鲜亮、颗粒饱满的鲜食玉米“搭乘”流水线,变身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鲜”飘远方。

  据了解,突泉县田田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日加工鲜食玉米20余万穗,仓储冷冻能力达到3000吨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生产旺季的来临带动了周边村屯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我在合作社主要负责包装机工作,每天能赚150元,既照顾了家庭,又不误农活,真是两全其美!”合作社工人刘欢笑着说。

  “我们鲜食玉米种植地块选用独立的黑土地,不与大地玉米串粉,保证品质。从田间采摘到真空包装,加工采用一小时极速锁鲜工艺,保质期可以达到12个月。”合作社理事长田春莲介绍说,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鲜。合作社鲜食玉米加工引进了超高温灭菌技术,玉米装进真空包装后,经过高温高压灭菌,不但消灭了有害菌群,锁住了玉米的新鲜,还大大延长了玉米的食用周期。

  依托得天独厚的北纬47℃黄金玉米带优势,合作社精心打造了“牧田娃娃”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实现农产品向都市轻脂快消品的华丽转身。线上,利用直播平台、网红带货等现代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线下,在北京设立直营店,并为上海、呼和浩特等城市商超稳定供货,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营销网络。

  如今,突泉县永安镇抢抓鲜食玉米生产黄金期,在精深加工的基础上持续加码发力,正在探索出一条“产加销”深度融合、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鲜食玉米,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领鲜”当地乡村经济新发展。

  牙克石市

  木耳绽放致富花

  □本报记者  刘玉荣

  金秋时节,累累硕果。9月20日一早,走进内蒙古森工集团乌尔旗汉森工公司黑木耳种植基地,一垄垄木耳菌包整齐排列,一簇簇健硕肥大的木耳争相绽放,职工家属正采摘、挑运、晾晒,一派紧张忙碌的劳作景象。

  为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成效,释放经济增长活力,该公司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分析、总结种植经验,综合评估考量地区及周边种植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合理规划种植地点和种植方式,选取了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方面更加适宜且运输成本较低的大杨树地区,组织职工家属进行6.5万袋黑木耳异地培植。

  “木耳长势喜人,而且产量已超出预估,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在种植条件选择和种植管理上的合理性。”该公司产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朱全营说。在5月初,他们紧抓有利种植期,及时组织职工家属对黑木耳菌包进行困菌、割口、地摆、喷灌,并全程技术跟进指导,保证黑木耳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

  “薄薄地摊上一层,耳片要根朝下,片朝上,定型后再翻动,大朵要分成片,摆开晾晒,不要叠放。”技术人员叮嘱着。在黑木耳晾晒场,技术人员穿梭在晾晒架之间,仔细检查着木耳的晾晒情况,不时有人来回翻动着晾晒架上的木耳。他们加强割顶、采摘、晾晒等环节过程的监督,严格操作要求,确保在菌包出耳的后续环节能规范有序进行,产品品质达到最佳。截至目前,已收获优质木耳干品7800余斤。

  今年以来,乌尔旗汉森工公司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不断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为绿色高质量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希望与活力。

  乌拉特后旗

  麒麟瓜甜产业兴

  □本报记者  其哈日嘎  高红莲  图古斯毕力格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禾丰村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麒麟瓜种植产业园,放眼望去,一栋栋钢架拱棚林立,尽显规模。大棚内弥漫着西瓜香甜的气息,工作人员穿梭于藤蔓间,有序采摘、过秤、打包、装车,现场一片丰收景象。

  “我们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党支部牵头集中流转土地,农民获得每亩1000元土地流转费和500元固定分红,平均每户每年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租金3万元以上。”禾丰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荣介绍,“此外,园区高峰期用工可达40至50人,务工费稳定在每人200元/天起,最高时280元一天,真正做到了村集体、农户‘双增收’。”

  今年以来,乌盖苏木以党建“三个引领”工程为依托,以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为目标,实施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项目,种植麒麟西瓜。项目总投资1.8亿元,建设8000栋钢架拱棚,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具体负责实施,吸纳周边农户就业,建立起了稳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乌盖苏木262户918名农民增收。

  “今年是麒麟西瓜的试种阶段,为了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我们制定、推广、应用了统一的种植技术标准,培育了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种植队伍,为丰产丰收护航。”园区承包商杨显学说。

  往年,西瓜成熟季节,西瓜一下子涌向市场,容易造成市场“消化不良”。今年,为确保园区麒麟西瓜的高质量产出,也为了避免发生瓜贱伤农的现象,园区积极调整种植时间,种植两到三茬麒麟西瓜,有效延长了上市周期,错峰销售,使市场效益和销路得到保障。园区无籽麒麟西瓜当下每斤售价3元至4元,高于同期普通西瓜市场价格,经济效益可观,而且订单种植也保障了西瓜销售无忧。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改变过去小户经营、分散作业的土地种植模式,实现种植作业的集约化、科学化、标准化,逐步走向农业生产专业化、农村服务社会化、农产品销售市场化、农民利润最大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察右中旗

  贝贝南瓜采收忙

  □本报记者  郭奇男

  察右中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晓冬

  九月天高云淡,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2.1万亩贝贝南瓜喜获丰收,进入采收旺季,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采收景象。

  这几天,在察右中旗巴音乡贝贝南瓜种植基地,抬眼望去,一个个绿油油的贝贝南瓜爬满藤条,务工群众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收、挑选、装袋、装车,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巴音乡种植户魏洪涛说:“我家今年贝贝瓜长势挺好,这里的土壤适合种贝贝瓜,今年种了30亩,预计产量2500斤左右。贝贝瓜口感好,明年还想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收入。”

  贝贝南瓜果形小巧玲珑,口感香甜细腻、软糯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魏洪涛在种植过程中,全程按照技术人员提供的种植技术进行田间管理,再加上充足的日照条件,贝贝南瓜喜获丰收,年初他就签订了订单合同,这让他不愁销路吃上了“定心丸”。

  今年,察右中旗坚持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道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技培训力度,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持续推进贝贝南瓜和红萝卜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推进农产品销售组织化规模化,提高农户议价能力,切实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发展特色优势实现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出彩
   第07版:评论
   第08版:旗县融媒
喜看稻菽千重浪 五谷丰熟秋收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