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学校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途径,民族地区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国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近年来陆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意在增强青年学生的“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根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也对民族地区高校“怎样培养人”提出了新要求。深刻理解“大思政课”之 “大”,善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必然要求。
何为“大思政课”?首先,“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两个大局”的大视野,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来看待,用大历史观和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与中国,关注世界形势变化和中国的国际影响,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其次,“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思政教育使命之大。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再次,“大思政课”之“大”体现在育人格局之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三全育人”正是“大思政课”理念的题中之义。“大思政课”提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运用好包括学校、社会、家庭、网络等各类型教育阵地,以及历史场馆与现实场景等多方面教学资源,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相互协同的育人格局。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理论。国家民委组织编写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是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主要依据。《概论》教材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在理清“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二个必须”“四个共同” “四个与共”“四对关系”的科学内涵,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传统、“两个结合”的理论成果等维度梳理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渊源,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关系。民族地区高校要立足“两个大局”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清楚“中华民族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引导青年学生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规律,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演进的历史。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广阔的历史视野,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贯通起来学习把握,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概论》教材以“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为指导,从中华民族整体视角挖掘整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揭示各民族在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民族地区高校要善于运用重大历史题材讲好“大思政课”,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深厚的历史底蕴、确凿的历史事实、生动的历史故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握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主线,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善用“大思政课”讲好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社会现实与社会实践是“大思政课”最鲜活的教学题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根据新的实践要求,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民族地区高校要善用“大思政课”教育场域向社会延伸的优势,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历史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主题场所,注重发挥好社会教育功能,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田野调查、志愿服务等交往性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奉献和担当精神,自觉投入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