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呼和浩特市深化改革“环境留才”

  □本报记者  郑学良

  “没想到梦想中的家一下子出现在眼前,今后就在这里安居,做一个乐业有为的青年!”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张博选择来呼就业,她很快就成为人才政策的受益者,研究生的租房费用仅是市场价的30%,只要500多元就可以拎包入住精装公寓。

  当张博打开电子门锁那一刻,看到衣柜、书桌、床、小沙发、热水器、厨具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心情特别激动。

  而张博的经历,仅仅是呼和浩特市“环境留才”工作的一个缩影。

  创新和发展,归根结底都要靠人才驱动。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六大产业集群”建设,畅通引才聚才渠道,推进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人才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市人才工作正在蓬勃发展。

  加强平台载体建设

  创新资源更加集聚

  下好创新先手棋,激发发展新动能。呼和浩特市坚持把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构筑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新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3年,呼和浩特市在全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30位,居全区各盟市首位。

  以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为主体,联动北部呼和浩特科技城和中部金桥“双创”示范区,呼和浩特打造“北研发、中孵化、南应用”联动体系,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功能互补。

  和林格尔人才科创中心扎实推进研发孵化中心、人才大厦等人才创新谷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内蒙古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交易中心、智慧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级平台服务能级,新引进研发中心、产教融合基地、实习实训基地等机构5家。采取“区外研发+政策驱动+本地转化”模式,拥有高层次人才团队48个,人才总数达到1.09万人。

  呼和浩特科技城把握发展机遇,以单独设置科技城开发区为契机,重点抓好华为、宝晨科技、航天六院等总部项目建设。推进京蒙“人才社区”项目建设,构建以创新创业为重点的集成区域。新引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柔性引进陈十一、欧阳明高院士等团队。

  金桥“双创”示范区聚焦提档升级,突出“招大引强”,腾退条件不符企业,截至目前,驻区企业换新率达到15%以上,科技型企业占比从去年的36%提升至42%。

  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快布局“五大中心”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能级跃升。

  高质量运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汇聚10名院士、104名高级行业专家、1000余名核心科研人员和超过5000名技术人员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围绕奶牛育种、乳品工艺与装备、乳品安全与品质等方面累计开展科研项目145项,申请专利113项,发表论文145篇,发布行业标准17项,出版专著3部。

  高标准筹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联合多家单位打造产学研协同示范地和人才改革试验地,在草生物育种与良种繁育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高起点建设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分中心”建设,正式加入动物疫苗领域“国家队”。

  高水平培育半导体材料创新中心,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及浙江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顶级专家团队,联合开展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技术攻关。

  高效率建设益生菌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支持科拓生物建成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实施乳酸菌资源挖掘和全产业链应用项目。

  ■下转第6版  ■上接第3版

  此外,按照首府“六大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各开发区(园区)特色优势,全面提升首府吸引集聚人才能力。

  呼和浩特市正加快构筑创新平台载体矩阵,促进高端人才集聚,适合创新发展的人才“金字塔”正在搭建。

  推进重大人才项目

  聚才效应更加凸显

  构筑人才“强磁场”,眼光既要向外,也要向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盯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大力支持各方面优秀人才来呼创新创业,依托重点人才项目筑巢引凤,人才队伍活力持续迸发。

  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和创新团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更多突破,转化更多先进科技成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根基。

  累计引进黄维、任发政等院士30名,长江学者和杰青15名,创新团队125个,创新人才700余人。

  发布首批市级“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榜单,支持资金4500万元,应用研发项目55项,支持资金17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1.3亿元,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今年由陈润生院士牵头的“动物mRNA疫苗递送系统”、冯起院士牵头的“耐盐碱苜蓿品种选育”等12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作为科技“突围”工程第一批重点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创新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形成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基础人才梯次培养架构。

  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用,今年新获批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7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8个、自治区级10个,打造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技能培训品牌6个,支持建立各类培训机构109家。

  截至目前,共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7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1万人,其中高级工2726人,技师、高级技师1313人。

  优化“绿色通道”。2018年开展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工作以来,共引进人才3565名,采用“市编街用”引才方式,为城市基层治理领域专项引进人才325名。启动2024年专项赴外引才活动,赴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10场,累计对接洽谈在校学生1万余名,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青年人才活力正在不断迸发。

  实施产才融合赋能发展行动,结合“六大产业集群”绘制“人才地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制定印发《呼和浩特市“双招双引”工作实施办法》,落地项目46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163人,招商项目中高新技术项目达82%。

  依托首府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集中优势,开展“一院校一方案”对接活动,在人才联合培养、关键技术交流、共享研发平台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推动“沈大长哈呼”区域人才一体化,充分发挥呼和浩特(北京)人才科创中心功能作用,首批4家企业已成功入驻,努力实现首府与首都创新成果、创新资源的“双向奔赴”。

  创新体制机制,破解职称评审难题,提高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为全市中小学新增中高级岗位3747个,提供150个中高级岗位建立“周转池”。

  支持蒙牛、中广核新能源等人才密集单位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推进“放管服”改革,支持上海交大内蒙古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北方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采取“预算制+负面清单”方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使用权,目前25项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

  加强金融支持,设立“科技金融工作站”,推出“人才贷”“科创信用贷”等产品,为11家科技企业提供“一对一”融资服务,为25个科技型企业授信2.69亿元,投放贷款1.26亿元。

  完善识才爱才举措

  人才生态更加优化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是城市的持久竞争力。人才不但要引得进还得留得住,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兑现各类人才奖励资金,优化服务保障,打造人才品牌活动,努力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优质环境,让人才在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各展其才。

  围绕全市优势特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建立以《呼和浩特市吸引人才政策10条(试行)》为总纲,相关配套政策为支撑的人才政策体系,从加大奖励力度、强化金融支持、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共同发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才关心关注的“小事”,让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强化经费保障,市本级每年预算安排人才工作经费1亿元,用于兑现各项人才政策。2023年,兑现科技创新扶持、企业吸纳就业等各类补贴奖励资金9773万元,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紧盯事业和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品牌布局,更加直观、立体、全面地构建首府人才工作系统。

  通过开展“院士青城行”、中国绿色算力大会等品牌招才活动,深度融合人才引育、产业推广、交流合作、城市宣传以及文化展示等多方面内容,诚邀院士团队等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团队、青年就业创业者沉浸式融入呼和浩特。

  围绕“宜业、宜居、宜学、宜养、宜游”城市建设,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才的大环境。坚持“人才需求就是服务目标”,建设全区首个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将各部门人才服务事项融合打包,形成集人才招聘、人才认定、人才服务、人才展示、人才地图为一体的全新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深挖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组织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超额完成全年5万大学毕业生留呼目标,截至目前实现11.04万大学生留呼就业创业。

  加快租赁型人才保障住房建设,通过政府引导、多主体合作、多渠道供给的方式,筹集房源15472套,实现人才公寓“拎包入驻”,推出人才租购房补贴政策,为2000余名符合条件大学生兑现补贴资金。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开启新征程,首府的发展需要人才,发展的首府成就人才。

  呼和浩特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谱写出新时代人才工作华彩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实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
   第06版:要闻
   第07版: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
   第08版:出彩
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音乐会《祖国颂》在呼和浩特举行
全区安全生产和秋冬季森林 草原防灭火视频会议召开
自治区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
呼和浩特市深化改革“环境留才”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二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二次会议开展分组询问
财政支出从786万元到6836.2亿元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闭幕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