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籽籽同心共筑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李存霞

  这是一方沃野,平畴千里,牧歌嘹亮;这是一块宝地,资源富集,“风”“光”无限;这是一片热土,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这里是内蒙古,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土。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历经沧桑变迁,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内蒙古,2400万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协力呵护“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

  团结花开  呵护崇高荣誉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47年。

  那一年,内蒙古地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党委、政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创造了新中国民族工作史上众多先进经验,书写了众多历史佳话,长期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在内蒙古的两件往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见证。

  在党中央号召下,来自22个省55个城市的8万多名各族建设者齐聚包头,创造了平地起高炉、荒漠变钢城的人间奇迹,一批批“包钢制造”走向全国,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光辉历程,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赞歌。

  “齐心协力建包钢”是全国各地共同支援内蒙古建设的动人佳话,而“三千孤儿入内蒙”则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无私帮助区外同胞的大爱传奇。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内蒙古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上海等地孤儿院面临温饱问题的3000多名孤儿接到内蒙古抚养。淳朴善良的内蒙古人民争先恐后赶来收养孩子们,3000多名孩童在大爱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党委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三个离不开”理念深入人心,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亲临内蒙古考察,为内蒙古擘画发展蓝图、指引前进方向。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牢记殷殷嘱托,携手感恩奋进。内蒙古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各项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全力推进“六个工程”;唱响多元一体、特质鲜明的北疆文化……

  紧锣密鼓部署、紧抓快干落实,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向着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努力奋进。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培根铸魂  构筑精神家园

  简单的舞台上,有结合内蒙古历史文化创作的话剧、小品,有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呱嘴、二人台,还有精彩的马头琴演奏和歌舞表演……

  今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月”活动中,全区75支乌兰牧骑走进农村牧区、城市社区等地,开展惠民演出942场,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引领。

  新中国成立初期,内蒙古创立了面向基层群众的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大区、文化强区战略的实施,实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和指引,内蒙古系统集成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文化形态,唱响多元一体、特质鲜明的北疆文化,进一步织紧扎牢各族干部群众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

  编纂《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内蒙古卷》等书籍,挖掘各民族“一起走过”“一起走来”的历史事实,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经历;

  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工程,评选命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

  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理念充分体现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方面;

  推出“黄河魂”“循迹西口”等一批具有内蒙古地域特色、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宣传产品……

  多元化举措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可感可知,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加深。

  同时,内蒙古持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浸润着各族干部群众心灵。

  截至目前,内蒙古已有229个集体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51名个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齐心协力  谱写幸福篇章

  走进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广林村蒙源花菇种植基地大棚,只见菌棒上花菇“朵朵开”。这是当地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建设的基地,每棚花菇年产值达10万元,带动农户年增收3万元,各族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今年,内蒙古累计下达中央及自治区本级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7.22亿元,重点用于支持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物质基础。

  以发展促民生,以民生促团结。内蒙古坚持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早在“一五”时期,国家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工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就达10多亿元,开工建设包钢、一机等。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对内蒙古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将横跨“三北”的内蒙古相继纳入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国家战略等政策实施范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大力支持内蒙古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印发,为内蒙古实现闯新路、进中游注入强大动力。

  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源源不断的支持,内蒙古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经济规模连上新台阶。

  2002年,内蒙古整体经济增速首次排名全国第一;

  2010年,内蒙古迈入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俱乐部”;

  2020年,内蒙古15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7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

  内蒙古从一穷二白走向了繁荣富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历史台阶。

  75载砥砺奋进,内蒙古交出亮眼成绩单——

  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62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390.9倍;

  全区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均居全国首位,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牛肉、羊肉、牛奶、羊绒产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家“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能源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1/6,煤炭、电力、新能源和能源装备产业全面发展;

  2023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960亿元,口岸货运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国口岸最多、边境陆路口岸货运总量第一省区;

  全区财政支出由1949年的786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6836.2亿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项项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长到2023年的48676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00元增长到2023年的21221元。

  如今的内蒙古,各族群众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呈现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历史的时针,指向新的刻度;铿锵的脚步,踏上新的征程。内蒙古各族儿女将凝心聚力、携手前行,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盟市专线
内蒙古启动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书香中的坚守与奉献
2024年港澳教育界 国庆访问团澳门团参访内蒙古
观云测雨 让气象预报更精准
籽籽同心共筑美好家园
铁路部门全力迎战“十一”假期出行高峰
畅游花海
全区各地影院开展国庆档惠民观影活动
打造“互嵌式”社区 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融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