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群众“贴心人”

  □本报记者  赵曦

  “小张,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多亏了你的帮助,我的病情得到了及时救治。”

  “谢谢小张,我的低保金收到了。”

  在乌海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长张贻钧的手机里,一直保留着好多困难群众发来的感谢信息。

  “作为民政救助领域的工作人员,我们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帮他们解决揪心事烦心事,当好群众‘贴心人’。”张贻钧说。

  张贻钧从事民政工作10年,足迹遍布乌海市83个村(社区),入户走访1500余次,接待来电来访200余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150余例。

  “我们做工作就要用心用情用力,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张贻钧说。

  “张科长,太感谢你了,在开展服务的时候为我们出谋划策、各方协调,帮助我们解决了入户评估、方案制定不够精细等问题,提高了我们的服务质量……”近日,乌海市海勃湾区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负责人对张贻钧说。

  为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救助需求,她积极争取自治区民政厅支持,将乌海市列入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城市,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有效路径,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拓展,更好发挥社会救助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结合乌海市“城镇化水平高、人口居住集中、困难群众相对较少”的特点,她制定《乌海市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积极总结服务类社会救助经验做法,打造形成“定范围、明内容、优服务、建档案、重评价”服务类社会救助五步工作法,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货币+实物+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使困难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让社会救助更加丰富、更有温度。

  为确保政策落实落细,她每年都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开展培训、组织座谈,结合典型案例,帮助解决基层政策执行中的疑难问题,推动政策落地,提升基层经办能力,为困难群众办实事。

  她积极推动提高城乡低保人员社会救助标准,乌海市低保标准从每月的570元提高至每月903元,率先实现该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一体化。此外,还全面推进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全市通办,让困难群众“少跑腿”。

  2023年,她牵头申报的《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从兜底保障向幸福体质升级》获评民政部“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2024年,乌海市成功入选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城市。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兴安
   第07版:巾帼号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当好群众“贴心人”
弘扬婚俗新风 筑就幸福家园
巾帼聚力拓宽产业路
玉米皮变身艺术品
边境线上的铿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