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江南到草原用爱回报“国”与“家”

近年来,梁引梅(右)在乌兰夫纪念馆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张桂英的工作很忙碌,日行2万步是常态。
张桂英(右)为来自陕西的游客讲述“国家的孩子”的故事。
张桂英(右二)和同事在一起工作。
梁引梅(右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观众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大爱故事。
梁引梅和老伴儿一起回忆往事。
张斌闲暇之余在社区读书,充实自己。
张斌收藏的老照片。
张斌和家人一起翻看“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相关书籍。
  □本报记者  王磊  白雪  韩晓宇  摄影报道

  “照片里这个孩子就是我,我在内蒙古生活了60多年,感谢国家和我们的养父母,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国庆假期,在乌兰夫纪念馆里,游客簇拥着梁引梅不停地提问,梁引梅正是展厅里挂着的“三千孤儿入内蒙”照片里的主人公,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参观的人讲解当年那段历史。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3000多名孤儿从南方多省市来到内蒙古。他们在当地牧民抚养下成长,成就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佳话,被亲切地称为“国家的孩子”。

  梁引梅就是“国家的孩子”中的一员,近几年梁引梅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乌兰夫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只要有时间,她就会来到这里,给前来参观的人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为民族团结事业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能为草原、内蒙古出汗出力,我现在很幸福。”梁引梅说。

  不只是梁引梅,在内蒙古长大的“国家的孩子”,都在用汗水和心血回报养育他们的土地和人民。

  今年65岁的张桂英,从昭君博物院退休后,选择继续留下来发光发热,承担着保管、水电报修、沟通协调等工作,她对博物院里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柱都很熟悉,她的脚步遍布博物院的每一个角落,日行2万步更是常态。“每当我想到我是‘国家的孩子’,我就热泪盈眶,没有国家就没有我们,感谢国家和我的养父母接纳了我们,现在每天虽然很忙碌,但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就觉得很满足。”张桂英很热爱现在的工作。

  说着一口流利蒙古语的张斌实际上是汉族,他3岁多来到内蒙古,在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长大。刚开始在运输公司工作,调到旗劳动人事局开公务车后,利用业余时间自修完成了大专学业,并入了党。他先后在旗自来水公司和财政局担任领导职务,工作期间业绩突出,获得过很多荣誉。

  张斌说:“我经常给我的孩子讲‘国家的孩子’的故事,从小就教育他们要爱国,要懂得感恩。现在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党员,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建设内蒙古贡献着力量,我很欣慰。”

  什么叫“有国才有家”,“国家的孩子”最知道。60多年来,在国家大爱的关怀下,在“草原额吉”的抚育与呵护中,“国家的孩子”扎根在祖国北疆大地,他们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上学成才、辛勤工作,如今虽已是花甲之年,但仍常怀对党和国家、对大草原和养父母的感恩之心,助人为乐,守护家园,尽己所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兴安
   第07版:巾帼号
   第08版:出彩
   第09版:悦读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影像力
从江南到草原用爱回报“国”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