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动作为 为好产品拓宽“好渠道”

  京蒙协作消费帮扶牵线搭桥,“线上+线下”联动形成产销“好渠道”,促使内蒙古越来越多的粮油、奶制品、牛羊肉等优质特色农畜产品“走出去”,不仅提高了知名度,也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有效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问题。

  今年,内蒙古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京蒙协作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实施方案》,推动京蒙协作消费帮扶提质增效、提标升级,促进农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良性互动。

  在生产供应上出实招。自治区利用10.51亿元京蒙协作资金,重点打造武川县燕麦产业园、鄂伦春自治旗齐奇岭滑子菇种植示范基地、扎赉特旗鲜食玉米产业园等标志性项目建设,提升农畜产品供应能力。在环北京周边地区认定了20个环京蔬菜保供基地,在资金奖补、打造品牌及产销衔接上给予支持。

  在产品增值上下功夫。围绕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补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短板,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牧业由产量大区向产业强区转变。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北京市首农、顺鑫、新发地等300多家涉农企业落地内蒙古,提升了农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水平。

  在产品流通上聚合力。有京蒙协作任务的盟市、旗县在北京建设综合前置仓或销售门店,提升了供应时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加大与京东、美团等头部电商平台的合作力度,拓展了农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在扩宽销路上求突破。线下,持续组织开展“年货节”等京蒙消费帮扶系列活动,推动农畜产品走进农业农村部等54家部委和央企。线上,开设内蒙古特色馆32家,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建立“云仓”,并启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通用提货平台,为北京客户线上提货提供数字支撑。

  与此同时,内蒙古多角度深层次与北京市开展务实合作,聚焦延链补链,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制定印发京蒙协作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实施方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目前,围绕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实施53个京蒙协作产业项目,集聚上下游企业,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京蒙携手助“内蒙古味道”出圈又出彩
主动作为 为好产品拓宽“好渠道”
“产得优” 更要“卖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