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异地借牧养殖一举多得

  □本报记者  霍晓庆

  白天把羊群赶到地里吃秸秆,晚上再赶回政府修建的大型养殖场,异地借牧养殖一个多月,乌拉特中旗牧民斯庆巴特尔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方便。

  今年10月26日,积极响应旗里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号召,家住呼勒斯太苏木前达门嘎查的斯庆巴特尔,将自家的300多只绒山羊转移到了2公里外的农区希博图嘎查过冬。对斯庆巴特尔来说,羊群就近吃租用的农田秸秆,解决了冬季饲养成本高的问题,待第二年春天草场返青后再回家,让自家草场有了喘息之机。对西伯吐嘎查的农户来说,秸秆地不仅不用处理,还能租出去赚钱,牛羊的粪便也能使农田得到有机改良,可谓一举多得。

  乌拉特中旗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北有千万亩草场,南有百万亩河套灌区优质耕地,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2023年以来,乌拉特中旗统筹考虑北部牧区草原畜牧业的繁殖优势与南部农区育肥优势,探索出异地借牧养殖结对联动机制,让牧区嘎查和农区行政村结对合作。从当年10月到次年4月,利用农区玉米、葵花等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将牧区牲畜转移至农区过冬度春。

  异地借牧养殖,给牧区草原带来长达6个月的休牧期。目前,已有30万只羊单位实现异地借牧养殖,让乌拉特草原得以休养生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乌海
   第08版:满洲里
   第09版:首府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内蒙古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升工业用水效能
不能任由游客“撒野”
让“废地”变绿又生金
异地借牧养殖一举多得
我区3项措施保护 秋冬季候鸟等野生动物
水文一线的数据支持
呼和浩特市林草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林下种药材 一地生多金
冬日美林谷
锡林郭勒盟在全区 率先开启环评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