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动员和部署。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是典型的农业发展旗县,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杭锦后旗坚定转型决心,持续深化改革,不断突破发展障碍,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描绘出杭锦后旗崭新篇章。近日,就如何发挥好改革的牵引作用、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杭锦后旗委书记韩志业。
内蒙古日报:杭锦后旗虽然地处河套灌区,却有土地次生盐碱化的困扰,如何以渔治碱引领绿色发展?
韩志业:在盐碱地治理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将高标准农田灌排配套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的工程措施,采取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掺沙降容、秸秆还田、深松粉垄、施用改良剂、上膜下秸、暗管排盐8种农艺措施,因地制宜配套种植耐盐作物、沟膜垄植、精量播种、明沙覆孔、中耕散盐等N种种植措施的“1+8+N”新模式。改造后,地力平均可提升1个等级,其中实施的“以渔治碱”模式,带动群众走出一条以渔富民、以渔增收的改革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子。在三道桥镇黎一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海蚌洞”,是一个占地1000多亩的盐碱滩区,“晴天茫茫一片,刮风白浪滔天”,成为全村百姓一大心病。为让“海蚌洞”成为“聚宝盆”,杭锦后旗抢抓政策红利,超前规划、摸清家底、锚定方向,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专业化养殖公司,高效推进盐碱地渔业发展。针对不同程度的盐碱化土地,总结出“降、改、用”的治理利用思路,对于重度盐碱地,鼓励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盐碱池塘、棚塘接力等模式取得显著效果。通过建设科技小院,引进专家和高学历专业人才,进一步研究水质综合改良调控技术,为提高虾苗成活率、提升产量提供有力保障支撑。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成效显著,构建起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出栏量1400万尾,产值达8000万元,成功辐射带动周边183户农户参与盐碱地改良项目,实现户均增收800元。目前,杭锦后旗在自治区西部水产育苗量占据半壁江山,荣获“全国渔业平安示范县”称号;《河套灌区创新盐碱地改良利用模式》改革案例,荣获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县域案例。
内蒙古日报:随着自治区“五个大起底”工作深入开展,杭锦后旗一批闲置资源得以重新利用,如何以特色种植引领产业发展?
韩志业:陕坝镇红星村废旧砖瓦窑转型为年产85万吨花菇的种植基地,当地建设28座大棚,引进企业经营,学习花菇技术,年利润87万元。为节约成本、提升产能,企业积极构建高效生态循环链条,自制菌棒种植花菇,采摘后制作有机肥再次投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探索并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种植大户为基础,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企业为农户提供菌棒、栽培技术等支持,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并负责产品的最终销售,有效保障农民增收,还提供了400余个就业机会,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下转第7版 ■上接第2版
内蒙古日报: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如何以“四治”融合建设沙海绿洲。
韩志业:杭锦后旗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是防止沙漠向东侵蚀河套平原的关键防线。经过70多年的努力,通过取沙腾地、工程固沙、人工造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51.6万亩,沙区面积大幅减少,目前仅剩12.4万亩,预计将于2026年前完成治理。在防沙治沙中,创新全民治、科学治、产业治、长效治“四治”融合治理模式。通过引入光伏治沙和产业治沙,企业积极参与治理过程,有效带动群众在沙产业上的增收。在科学治沙方面,采用高压注水栽植法等技术手段,显著提升种植速度和成活率,同时大幅节约水资源。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形地貌,采取多种治沙措施,如迎风坡的草方格压沙障和人工造林,以及沙方外运和整地栽植经济林等,使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变为良田。在产业治沙方面,注重多元化发展,通过做大经济林、做优旅游业、做强新能源等多种模式,实现沙产业的全面升级。经济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预期将大幅增长;沙漠旅游依托独特的沙海景观和湿地公园资源,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光伏基地的建设则将清洁能源与治沙工作相结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长效治沙方面,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和集体收益分配中实现多渠道增收。通过“四治”融合,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向主动作为转变、从单一防治向系统治理转变、从实践探索向科学指导转变、从“沙进人退”向“绿进沙退”转变,真正做到“板上产绿电、板下生绿草、沙漠变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