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国家集采人工耳蜗中选价格在内蒙古执行

  本报3月14日讯  (记者  梅刚)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3月15日,内蒙古正式执行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进一步有效降低听障患者的医疗负担。

  据了解,内蒙古有听力残疾人群大约31万,植入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耳聋的最有效方法,但数十万元的人工耳蜗耗材费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让很多听力患者望而却步。去年12月,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参与集采的3家外资企业和2家内资企业中选,其中可支持(3.0T)核磁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也中选。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内蒙古共采购43套,中选价格从20万元下降到5万元左右。

  为了优化提升人工耳蜗治疗服务,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严格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出台的《耳鼻喉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中规范的项目名称、计价单位等,包括“人工耳蜗适配”“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取出”等医疗费用,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普惠和可及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呼和浩特市出台《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300吨级矿用卡车整车国产化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内蒙古人工智能医疗系统实现规模化应用
乌兰察布市首家体重健康管理门诊开诊
黄河杭锦旗段全线开河
国家集采人工耳蜗中选价格在内蒙古执行
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投产
工会“AI就业管家”开启就业促进新体验
暴风雪中筑起生命防线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现代化农机成河套春耕“主力军”
吴怡静:把每个旅客当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