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投产

  本报赤峰3月14日电  (记者  王塔娜)近日,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旺业甸林场的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建成投产,这是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项目的投产标志着喀喇沁旗赤松茸基料发酵工艺进入了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喀喇沁旗森林覆盖率达57.8%,森林面积275万亩,其中140万亩可用于发展林业经济。近年来,该旗积极引进和培育赤松茸,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赤松茸种植基地。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化水平,2024年喀喇沁旗争取到300万元自治区资金支持,开始在旺业甸林场林下经济管理基地建设8条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及其配套设施,并于近日建成投产。

  “该项目不仅解决了农户自行发酵基料时存在的发酵不充分、杂菌污染等问题,通过统一制作和有氧发酵,保证基料质量稳定,缩短赤松茸种植周期,为赤松茸优质种植提供保障。”旺业甸林场林下经济管理办公室主任滕文新说,预计今年能产200万斤赤松茸,主要销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将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据了解,赤松茸作为名贵食用菌,其林下种植方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最大程度保留了野生赤松茸的品质。今年,喀喇沁旗计划继续发展以赤松茸为主的林菌2000亩以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呼和浩特市出台《关于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300吨级矿用卡车整车国产化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内蒙古人工智能医疗系统实现规模化应用
乌兰察布市首家体重健康管理门诊开诊
黄河杭锦旗段全线开河
国家集采人工耳蜗中选价格在内蒙古执行
内蒙古首个赤松茸基料发酵隧道项目投产
工会“AI就业管家”开启就业促进新体验
暴风雪中筑起生命防线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
现代化农机成河套春耕“主力军”
吴怡静:把每个旅客当成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