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从一首歌看“北疆 文化”的巨大内驱力

  □李树榕

  “一棵树万朵花,各族人民是一家,永远跟着共产党,千年万载不分家。”

  2025年1月中旬,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讲话,援引了合唱歌曲《各族人民心连心》的一段歌词,而2024年初的自治区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曾援引过这首歌曲的歌词。

  为什么?

  因为,历经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这首歌依然能够充分表达出北疆人民的心声和北疆文化的灵魂。

  据史料记载,这首歌原本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由内蒙古文艺工作者牧人作词、德伯希夫作曲,歌曲原名为《蒙汉人民是一家》。

  原歌词的第一段是“一苗树,两朵花,蒙汉人民是一家,永远跟着共产党,千年万载不分家。千年柏,万年松,松树柏树万年青。各族人民团结紧,携手跃进再跃进。”词曲的作者都是蒙古族知识分子,不难看出,70年前,各地建设者来到祖国北疆,万众一心建设祖国,各族兄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在交往交流中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乐记》里强调,“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为此,当多民族组成的家庭不断涌现时,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团结构成了不同民族之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和平建设镜像。所以,秉承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创造道路的新中国知识分子,在歌词中颂扬蒙汉团结一家亲的情感倾向非常鲜明。

  如果说,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北疆人民曾紧跟中国共产党推翻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那么,第二段歌词则反映了北疆人民紧跟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豪情壮志。

  “牛羊肥,马儿壮,山坡一片高炉群。红光冲上九重天,建设幸福大家庭。千枝万叶一条根,各族人民心连心,人人心向共产党,人人跟着毛泽东。”

  用看待大自然规律的胸怀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待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各族人民心连心》创作者重要的底层逻辑。

  所以,用“树”“柏树”“松树”“枝叶”“花”“一条根”等自然界的生命现象进行创作,不但非常自然、必然,而且颇具智慧。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原词的第三段是“千枝万叶一条根,各族人民心连心,人人心向共产党,人人跟着毛泽东。万岁、万岁共产党,万岁、万岁毛泽东。”即使1964年作者对歌词进行了修改,并重新为歌曲命名为《各族人民心连心》。质朴的言辞,深切的感恩,由衷的期望,笃定的决心,即使60年过去,其坚信只有跟定中国共产党,与祖国的命运同频共振的主题思想依然闪耀着深入人心的光芒。

  在《各族人民心连心》之前,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也唱遍了神州大地。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第一段反映北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第二段反映北疆人民的文化自信。“这里的人民爱和平,也爱家乡,歌唱自己的新生活,歌唱共产党!”第三段则表现了感谢中国共产党给草原人民带来新生活的心声,因此表达了矢志不渝的决心:“毛主席呀共产党,哺育我们成长,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是的,“歌游内蒙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倡导。

  近几年,内蒙古文联连续组织举办的“全国民歌大赛”“强基工程·村歌嘹亮”等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与“歌”相关的活动等,均深得民心。

  从1947年内蒙古的创作歌曲出发,深挖北疆文化的历史根脉,亮丽的北疆文化品牌,必然会光耀伟大祖国的神州大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社会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指上生花 剪出美好生活
从一首歌看“北疆 文化”的巨大内驱力
非遗保护 要在传承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