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古之圣品也,至尊至贵,人神咸崇。《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管子·地数篇》记载:“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由此可知,我们“剑”家族的历史可追溯至远古,剑也被后人誉为“短兵之祖”。
剑不仅是兵器,也是古人祭祀时的重要器物。《左传》里记载了刘康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辞,意思是国家的重大事务,在于祭祀与战争。我便是一把用于祭祀的青铜剑,长49.3厘米,宽5.5厘米。
青铜剑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商代,起初只是一种类似于投掷物的扁形带刃尖头锐器,杀伤力只在尖上。随着青铜冶铸与礼器锻造的结合,工匠便在青铜器上增添各种纹饰,例如夔(kuí)纹、回龙纹、动物纹等,后来又把扁圆形的玉或金属镶嵌在剑柄顶端作装饰,行家称“剑首”。剑首的出现使青铜剑从最初的投掷器变成了手持兵器,剑的把手被称作“剑茎”。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剑身不断加长,成为步兵作战的主要兵器,而且剑茎和剑身之间还有一块凸起来的挡板,称作“剑格”,可以保护使用者的手。此时的剑若以剑格为界,可分为两部分:剑格前是剑身,剑格后是剑柄。
我虽为祭祀用剑,也有剑格,并且剑身有篆刻“耳铸公剑”四字,说明了我的身世。
我们那时举行祭祀活动通常用马、牛、羊作为牺牲,主人那天使用的牺牲是一匹马。举行完祭祀活动后,按照礼仪,人们挖了深坑,先将牺牲马放入坑里,又将我放在马的上面,随着泥土劈头盖脸地落下,我们便陷入一片黑暗。
沉睡是打发无聊时光最好的办法。我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后,被一位挖土建房的人唤醒,睁眼物是人非。人们轻轻拂去我身上的泥土,仔细地端详着我,抚摸着我的剑格,看到我身体上“耳铸公剑”的铭文时,我清晰地感觉到他们急速的心跳,根据剑格和铭文的特征, 他们确定了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