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串珠成链 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入关键时期,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以乡村文化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能够焕发乡村文明的新气象,还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日前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自然资源厅、农牧厅联合评审,第一批自治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公布,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成功入选。

  额尔古纳市位于祖国版图的雄鸡之冠,因额尔古纳河而得名,是黑龙江的源头、大兴安岭的北起点。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富集丰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构成了额尔古纳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多年来,额尔古纳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额尔古纳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游客主角,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以建设一流草原森林生态和边境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发展全域全季全业高端旅游。

  围绕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方向,额尔古纳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点触发,优化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实现了由自驾、观光型目的地向文化、度假、运动、研学、健康等多功能区域旅游中心的转型升级。结合“湿地花海白桦林,室韦魅力名镇,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流”三大品牌引擎,打造了黑山头草原游、室韦界河风情游、奥洛契庄园田园游等特色旅游品牌,提升了湿地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建设。同时,多措并举做好区域合作推广工作,线上线下联动,提升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将传统手工艺、非遗等融入文创商品设计制作,丰富了文旅产品体系,进一步做强了冰雪旅游品牌。

  额尔古纳市注重多方发力,夯实服务设施体系。一方面完善景区标识、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另一方面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支持旅游沿线节点城镇村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完善了现代管理体系,坚持创新驱动,探索文旅数字化工程及文旅体智慧平台建设,促进数字化助力行业治理、惠民服务和产业振兴。

  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额尔古纳市充分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完善设施、提升服务、扩大宣传,积极打造冬季旅游精品,打响冬季旅游品牌,推出了冬季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游客可以在自兴森林康养度假区体验汽摩越野等趣味性冰雪娱乐项目,在湿地景区呼伦贝尔生态体验馆沉浸式环幕影院体验紧张刺激的VR滑雪,在哈乌河封冻冰面上开车驰骋越野,在雪地摩托基地深度体验雪地摩托穿越,在黑山头口岸景区体验中俄界河冰钓,在恩和体验雪原骑马、打卡盛大城市绿地公园“雪圆圆”新地标、参与体验“马超”登峰训练营,在G331边境公路体验自驾穿越林海雪原……丰富的文旅业态,让游客体验到不一样的额尔古纳风情。

  2025年,额尔古纳市将进一步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汇聚和培育一批积极参与的企业、机构和人才,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实现新场景、新产品、新业态的充分发展,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文旅融合产品和品牌。同时,努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以旅游带动产业发展,构建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郭伟伟 塔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社会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公益广告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提升农牧民满意度
监测网络立体覆盖 筑牢湿地保护屏障
从“一块地”到“产业空间” 激活美丽乡村新活力
聚链集群谋发展 彰显产业新动能
文旅融合赋能 非遗传承焕新
开展农资打假行动 护航春耕备耕安全
安装智能充电桩 安全便民暖人心
向“新”求“质” 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
上门服务免费安装 安全饮水护卫健康
串珠成链 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