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马铃薯特色农业
气象服务中心
该中心由中国气象局和农业农村部联合认定,依托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和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目前已研发涵盖马铃薯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指标、气象灾害、品质评价等10类定量化、精细化适用技术,建立研发贵州、甘肃等6省共用的全国马铃薯气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全链条无缝隙的马铃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保障格局。
内蒙古大豆特色农业
气象服务中心
该中心依托呼伦贝尔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和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建设,承担全区大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科研成果转化、推广与示范任务。该中心成功研发大豆特色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年均发布全区指导产品20余期,与中国科学院、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合作开展试验,分析气候变化对大豆种植带北移影响,为全区大豆扩种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提供科技支撑。
内蒙古向日葵气象服务中心
该中心由巴彦淖尔市气象局和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联合成立,依托巴彦淖尔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建设而成,已颁布《向日葵高温热害气象等级指标》等16项地方标准,年均发布产品10余期。制定向日葵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技术规范、服务技术规范等向日葵生产全过程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内蒙古人工饲草标准化生产
气象服务中心
该中心由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和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联合申报,于2024年11月获批成立,将全力打造集“基地、监测、科研、智慧、服务、人才”为一体的人工饲草气象创新合作平台。据了解,2020年以来,呼和浩特市气象局联合相关部门及企业,先后完成人工饲草观测技术体系、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并首次将人工饲草纳入全国农业气象观测体系。
内蒙古黄玉米气象服务中心
通辽市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玉米是通辽第一大农作物,号称“铁杆庄稼”。2024年11月,内蒙古黄玉米气象服务中心获批成立。该中心由通辽市气象局和通辽市农牧局牵头成立,将围绕黄玉米产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智慧化服务体系,建立玉米种植分布一张图,以立体化监测站网为基础,实现监测数据与预测评估无缝衔接,为现代化种植管理和粮食安全生产增智增效。
内蒙古谷子气象服务中心
赤峰市敖汉旗年产优质谷子6亿斤以上,是全国县级最大的优质谷子生产基地。2024年11月,内蒙古谷子气象服务中心获批成立,该中心由赤峰市气象局和赤峰市农牧局联合牵头成立。今年,该中心将通过优化升级谷子气象服务、建立谷子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模型、深化“气象+保险”惠农服务机制等措施,构建覆盖谷子全产业链的气象服务体系,推动“敖汉小米”品质与品牌双升级,为“世界小米之乡”全产业链升级全面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