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小手拉大手 学好国通语

  □本报记者  薄金凤

  3月27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幼儿园朵朵三班教室内,幼儿教师张雪薇正在借助学前智能助教系统内的图片、视频、音乐等,通过生动的语言、有趣的情景扮演和巧妙的互动问答,将绘本中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使用学前智能助教系统进行活动准备,通过体系化的活动资源,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张雪薇说。

  “我们通过实施‘三结合’行动计划,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渗透于保育教育全过程,让幼儿在诵读经典、传唱童谣中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全面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把语言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组织亲子故事会、童语同音小剧场等活动,带动家长共同参与语言文化建设;并且将语言文字规范与情感认同相结合,开展我爱家乡、我的祖国等主题教育。”临河区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张燕青介绍。

  “现在我们家孩子的国通语说得非常好,还能纠正我们发音方面的问题,她就是我们学习国通语的小老师。”幼儿家长扈泽敏开心地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学前智能助教系统已覆盖临河区64所幼儿园、352个班级。学前智能助教系统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记录孩子成长瞬间,助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高效开展学前学会国通语、童语同音等计划,更好借助学前智能助教系统培养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国通语的习惯,日前,科大讯飞国通语项目组驻地运营工作人员对学前智能助教系统设备的维护和后续使用情况做了详细培训。

  “除了从技术层面对幼儿园教师开展培训外,临河区还通过国通语项目优秀教学课例征集、教学能手赛等形式,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临河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语言文字股股长王玉环介绍,目前,临河区严格落实幼儿园教师持资格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上岗制度,要求幼儿园全体科任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国家二级乙等及以上,让学前儿童都能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乌海:推动“四治”融合 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蒙科聚”成立4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站
内蒙古举行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千年书法 会古通今
关于对拟任干部进行公示的公告
小手拉大手 学好国通语
关于2024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 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的解读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 食品摊贩管理条例》执法检查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