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市:瞄准群众痛点补齐政府服务短板

  本报乌海1月28日电 (记者 于海东) 近年来,乌海市积极转变政府服务理念,集中力量瞄准群众的痛点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减少了群众生活工作中的烦恼,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一个个曾经的痛点变成了“甜点”。

  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办事难,推行公共服务集中办理,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商事登记实现“二十证合一”;针对环境难题,5年累计投入资金228亿元实施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522个;同时,加大管网和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园林绿化等方面投入,5年累计支出371亿元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占财政支出的70%以上。

  海勃湾区民贸小区的胡女士对小区发生的变化十分感叹:“政府做了不少实事,楼房进行了外墙保温改造和供热管网改造,家里热了,天然气入户了,院内也进行了硬化,垃圾有专门公司负责清理。”她家所在的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只有一幢楼,以前供暖不好,冬天在屋里也要穿棉衣。

  瞄准老旧小区公共设施陈旧和管网老化的群众痛点,乌海市近年来新建改造各类管网582公里,改造老旧小区562个,并引入垃圾处理公司,供热和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2%、94%、99%。冬天喊冷的声音听不到了,小区内随处堆放的垃圾看不见了。

  办事难,曾是让乌海市民最头疼的事儿。开店办证、买房办手续不知要跑多少次。现在好办多了,新的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入驻审批职能部门38个,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交易、住房公积金管理等都整合进来,107个服务窗口可办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220余项。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曹云伟买过两次房,他感慨地说:“原来买房办手续那真叫一个折腾,几个单位都分散办公,找地方得到处打听,费时费力,如今有了服务中心,省老事儿啦!”

  一家财务公司的负责人李美林给简化审批流程点赞:“办事痛快了,企业经营信心也高了,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不用在这些事儿上费心思了。”近年来,乌海市在原有“三证合一”“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公安局“印章备案”“再生资源回收备案”、食药局“二类医用器械经营备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原产地证明企业备案登记表”等7个部门15项登记备案事项纳入“多证合一”范围,达到“二十证合一”。手续简化了,激活了人们干事创业的信心。近5年来,全市市场主体从2.4万户增至4.1万户。

  乌海市还建成政务服务数据中心,完成了线上线下服务大厅建设,搭建了智慧政务云平台,形成了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一体的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能力。像办理车辆违章、水电暖费用等,群众坐在家里用手机就都能解决。乌海市已被列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名单。

  市区的环境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乌海市全力实施区域大气联防联控、矿区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绿化等工程,环境问题正逐步解决。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5年前增加110天,达到268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8%提高到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9平方米,跨入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行列。去年,接待游客29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3亿元,还获评中国魅力城市,“大漠湖城”成为乌海市的亮丽名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进新时代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收藏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观察·阿拉善
导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再版发行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常委会议召开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名单
两会印象
“党建+”为建设幸福鄂尔多斯凝心聚力
乌海市:瞄准群众痛点补齐政府服务短板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