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中华文化立场看全面发展理念

  □闫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对人民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人民是社会的主体,涵盖某一历史时期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在我国固有文化与哲学思想中,“民本”思想长期处于主流价值和指导地位,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塑造均有着重大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文化当中,内蕴着全面发展的理念和以民为本的发展思想,理解这些思想,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所帮助。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之下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提出了论述,指出当前我国人民大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文化传统存在一个一以贯之的理想,那就是追求一个人人有尊严地生活、富有人情味的社会。为此,人的物质生活需求不仅应当得到满足,道德文化、公平正义、安全稳定、环境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也应当得到满足。

  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尚书》提出了“五福”观念:“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认为人的发展不仅仅是满足物质或生理需求的“富”,还包含了环境健康指向的“寿”,安全稳定指向的“康宁”,道德文化、公平正义指向的“攸好德”,以及生存意义指向的“考终命”。中国文化之中全面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不是把人视为物质性的存在,而是点出人之根本属性在于道德文化等社会性要素,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物质性要素。管仲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孟子在阐发其治国理念时,对统治者提出了“无冻馁老者”的施政要求。在满足温饱,也即在物质性要素满足的基础之上,还要实现“富之教之”,用更加平衡充分的发展和健全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化人民、凝聚共同体的向心力。

  从民本发展的角度看,《尚书》中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周易》“乾”卦《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人为天所生,秉有天性。因此,每个人都有合乎尊严地生存的道德权利,此即“各正性命”。人们生活于共同体之内,共同体存在的理据在于它能够保障人们的这种道德权利。而上天生育万物,包括人。天有好生之德,人亦皆有好生之德,故而,人们天然地具有合作发展的心性,具有创造互惠共赢机制的能力。而作为执政者,就必须具备社会共同体的意识,树立起发展为民的思维导向。

  一个人人享有尊严的公平社会,可以在社会成员中间创造和维持普遍的“共同体感”,对于一个共同体而言,这是最为重要的公共品,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改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与孔子“患不均”的用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平衡发展必然摧蚀人们的共同体感,导致处于几个极端的人对社会共同体的责任感、凝聚力流失,这种不负责任的意识会迅速蔓延到整个社会,从而摧毁共同体。为此,共同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均衡发展、充分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历史厚重、深植中国文化的陕北地区度过了知青岁月,“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在他的青年时代悄然扎根。他用双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爱民为民情怀孕育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轨迹当中,能够深切地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交融无间。而增强对中华文化发展理念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从历史文化纵深把握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进新时代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收藏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观察·阿拉善
结合内蒙古实际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中华文化立场看全面发展理念
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