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通惩治微腐的“最后一公里”

  □张少华

  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坚决查处涉黑“保护伞”;紧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大集中整治和督查督办力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中央早已明确,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打虎”“拍蝇”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唯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才能确保正风反腐不半途而废、不跑偏。各级党委、纪委要一以贯之地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切不可心存“抓大放小”误读,更不能“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

  诚如竹立家教授所言“基层反腐是我们党开展全面反腐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拍苍蝇’比‘打老虎’更加重要。”县、乡一级位处“金字塔”底端,是体量最为庞大的行政单元,基层党员干部直面群众切身利益,与群众面对面,其贪腐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影响巨大而深远,甚至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的成效有目共睹。当前,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已经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也已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毋庸讳言,在正风反腐持续高压、精准脱贫攻坚克难的时代语境下,一些顶风违纪、侵害群众利益的基层腐败还时有发生。孟德斯鸠说过:“权力应该被用来限制权力。”权力不是党员干部的庇护所和护身符。权力是有行为边界的,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如同脱缰的野马,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基层领导干部权力虽小,其任性用权带来的“微腐”却不容小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党的十九大后,反腐败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所以,“老虎为害”也好,“蝇贪乱飞”也罢,务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协同司法机关、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群众,共同构筑起人人望而生畏、知耻而止的监督合力,共同营造出将“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社会性共识,打通惩治微腐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奋进新时代
   第05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刊
   第08版:收藏
   第09版:论道
   第10版: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观察·阿拉善
以工匠精神撑起高质量发展时代
辣语
攻坚
拖延症:不是病也得治
打通惩治微腐的“最后一公里”
智慧公交开启智慧生活
做善意闭环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