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头市自2011年启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抢救性保护黄河湿地以来,湿地面积扩大了900公顷,鸟类和过境候鸟数量明显增加——

一河奔流两岸秀 万鸟翔集画意浓

  □本报记者  霍晓庆

  春节过后,包头市湿地保护中心巡护人员开启了“护航”行动,准备迎接2月10日左右首批来这里“加油”歇脚的候鸟——天鹅。

  随着天气转暖,天鹅数量会逐渐增多,在3月中旬达到顶峰。届时,上万只天鹅飞临,黄河湿地上演“天鹅湖”。

  在包头,与鸟共舞、与鸟相伴,已经是常态化。

  每到春秋迁徙季,数以万计的候鸟途经包头黄河湿地停歇、补充体力,其中不乏世界级濒危珍稀鸟类。每年4月,全球种群数量只有1.2万只的遗鸥“做客”黄河湿地。从2020年至2022年,包头黄河湿地连续3年监测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等级的青头潜鸭。

  “遗鸥、青头潜鸭对栖息地生态环境要求极为严苛,它们的出现,常常被视为生态环境向好的指标。”包头市林草局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科负责人高阳说。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黄河包头段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总长220公里,长年冲积形成了106平方公里的黄河湿地,是包头市最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前些年,由于湿地周边人为开垦、人工围堰导致河滩地面积减少,湿地萎缩,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富营养化较为严重。

  2011年,为抢救性保护黄河湿地,包头市启动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公园规划建设面积122平方公里,自西向东分为昭君岛、小白河、南海湖、共中海、敕勒川五大片区。一系列保护修复工作也随之展开:先后实施了鸟类栖息地恢复工程110公顷,在恢复重建区实施微地形改造,适时补水蓄水,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实施退耕还湿工程270公顷,利用凌汛期补水蓄水,扩大湿地面积;实施小白河生态修复100公顷,选种碱蓬、披碱草、芦苇等耐盐碱植物,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实施退化湿地修复、植被恢复工程,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同时,在保育区实施围封抚育,通过设置网围栏、监控探头、检查站等方式,最大程度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加强巡护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违法违规行为。

  “变化太大了!以前这一片没有水,都是白花花的盐碱滩。每到节假日还有很多市民在这里烧烤,到处都是垃圾,看不见什么绿色,鸟也没这么多。现在每到候鸟迁徙季节,各种鸟儿云集,非常壮观,观鸟成为一大乐趣。”包头市九原区市民郝女士说。尽管冬日的小白河水面结冰、气温较低,但郝女士仍习惯带孩子来这里,享受惬意时光。       

  市民眼中的变化得到了印证。统计显示,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以来,湿地面积扩大了900公顷,黄河湿地鸟类和过境候鸟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共监测到野生鸟类237种,比2011年增加36种;野生维管束植物215种,比2011年统计的数目增加了82种。湿地公园内水质监测主要指标由劣V类逐步提升到Ⅴ-Ⅳ类,局部Ⅲ类水质。

  “黄河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使各类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得到明显改善,包头黄河湿地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至关重要的迁徙中转站。”高阳说。

  与此同时,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功能也逐渐增强,湿地生态旅游成为周边市民的“诗和远方”,沿黄各旗县区试种的稻米也摆上了人们的餐桌,九原黄河鲤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可持续的增收致富新途径。

  湿地保护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23年,包头市积极申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计划投资1.46亿元的内蒙古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九原段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审批中;总投资1.16亿元的内蒙古包头黄河南海子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编制完善项目初步设计。

  “湿地为人类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好处,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众所认同,虽然我们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阳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包头市自2011年启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抢救性保护黄河湿地以来,湿地面积扩大了900公顷,鸟类和过境候鸟数量明显增加——~~~
【有感而发】~~~
~~~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春第一会”特别报道·赤峰篇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科技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一河奔流两岸秀 万鸟翔集画意浓
留住湿地之美
【纵览】
科右前旗乡村垃圾源头减量80%
四子王旗整治人居环境不留“死角”
蒙草生态用多个案例 实践草原固碳释氧
湿地“明珠”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