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

四大看点一睹为快

  □本报记者  康丽娜  王晓博

  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5月30日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太空会师”名场面再现。

  那么,本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哪些看点呢?让我们一睹为快。

  看点一:

  国内首个由三种类型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国内首个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类型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

  相比以往乘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呈现出“全”“新”“多”的特点。

  “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别。

  “新”——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次飞行。

  “多”——航天员景海鹏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看点二:

  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

  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据发布会消息,执行长期在轨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通常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飞行后的身体状态恢复,经评估满足条件后,航天员就可以转入正常的工作和训练状态,参与下一轮飞行乘组选拔。入选后一般经过1至1.5年左右的训练,即可再次执行飞行任务。

  看点三:中国空间站将首次展示国际绘画作品

  据介绍,本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中还安排了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活动,就是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展示国际绘画作品,3名航天员将携带来自阿尔及利亚、刚果(金)、埃及、马达加斯加、马里、毛里求斯、尼日利亚、索马里、南非和津巴布韦10个非洲国家青少年朋友获得“天和奖”的优秀作品进入太空,在中国空间站播下科学、梦想和友谊的种子。

  看点四: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实现新“智”变

  有着“神箭”美誉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现役唯一一型载人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相比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共有20项技术状态变化。研制团队重点围绕冗余度提升和工艺改进,持续提升火箭的可靠性,同时继续推进箭上多个电气系统元器件国产化工作,不断提升产品自主可控水平。

  同时,还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火箭,为数据判读引入“智”变。依靠远程测发支持系统的持续建设,实现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测试数据前后方实时互通。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神舟十六号筑梦天宫
   第06版:弘扬蒙古马精神
   第07版:乌海·海南区
   第08版:阿拉善高新区
漫步太空的硬核浪漫
四大看点一睹为快
五月三十日九时三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