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条路,唤醒深山里的红色记忆

这条长约6公里的路,是耳沁尧村第一条水泥路。
  □本报记者  蔡冬梅  路兴  马芳 

  马嫣然  郭娜  云夏阳

  一条路意味着什么?

  一条路架起了沟通渠道,打开了致富大门,实现了产业兴旺。

  九峰山的深秋,仿佛打翻了调色盘一般绚丽多彩。沿着一条新修的蜿蜒小路,记者一行驱车驶入大山深处。渐渐地,远处一抹鲜艳的“中国红”映入眼帘,那是土默特右旗九峰山管委会耳沁尧村北的毛主席纪念碑。

  迫不及待地,大家朝着纪念碑驶去。山顶视野极为开阔,可以俯瞰整个村子,高17米的纪念碑巍然耸立。碑前,摆满了祭奠者留下的花束,寄托着人们对伟人的深情追思,勾起了47年前那段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为了表达缅怀之情,耳沁尧人民公社号召全体社员每人自愿集资五毛钱,在村里修建了毛主席纪念碑。77岁的李兰弟回想起当年的场景依然热泪盈眶。“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村民有的拿出五毛钱、有的拿出一块钱,没钱的就拿出攒着准备过年吃的鸡蛋,经过5000多名社员的自发捐款,修建起了这座纪念碑。”

  1977年9月9日,纪念碑落成。典礼仪式上,人们沉痛默哀,表达对伟人的深切怀念。从此,纪念碑也就成了村里最神圣的地方。

  47年间,村里几代人默默守护着这方红色圣地。李利强是目前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中年人,多年来,他一直自发担负着保持纪念碑干净整洁的工作。对他来说,守护纪念碑已然成为他的一种习惯,而在他心里更多的是一种无言的职责。

  如今,一代又一代村民从山里走出去,去往城市、乡镇开始新的生活。当年5000多人的耳沁尧人民公社,如今只留下1000多人,常住居民更是不足200人。但即使是离开了村子,纪念碑依然是耳沁尧村民心中最深的惦念。

  今年国庆节,原来在耳沁尧中学教书的20多名教师相约回村,第一件事就是瞻仰纪念碑。从小在耳沁尧村长大的于学慧告诉记者,他父亲原来在耳沁尧中学教语文,总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修建纪念碑的故事。

  “现在,我们虽然都已经离开村子,工作在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但纪念碑依然承载着我们童年美好的回忆,修建纪念碑的故事也一直激励着我们。每到周末,我总会带孩子回村里瞻仰纪念碑,希望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于学慧说。

  游走在秋日的耳沁尧村,原来耳沁尧人民公社的中国银行、学校、邮政局等旧址依然保存完整,这些都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过往繁华。如今,一条通往村外崭新的水泥路直接修到了村口。“村里的路修好了,你们多会儿想回来就回来吧,现在方便多了。”看着崭新的道路,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纷纷给城里的孩子们打去电话汇报喜讯。

  这条长约6公里的路,是耳沁尧村第一条水泥路。它,不仅结束了曾经“村里人出不去、城里人进不来”的历史,也承载着全村人的新希望新梦想。对于未来,耳沁尧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文开充满期待。他说:“如今村里修了水泥路,大家在游览九峰山美景的同时,更方便来村里瞻仰纪念碑,听红色故事。相信我们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经济周看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打破藩篱“借东风” 共赴千亿产业梦
三十六年一片林,两代人的忠诚守护
稻草方格让流沙无处遁逃
一条路,唤醒深山里的红色记忆
以红带绿,“旅游饭”香溢乌兰布统
乡村“土货”销往城市“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