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土货”销往城市“舌尖”

  □本报记者  高敏娜  赵曦  王智华

  清晨5点,当人们大多还沉浸在梦乡时,兴安盟突泉县六户镇六户农特产品加工创业产业园机制干豆腐车间已是一片热气蒸腾、豆香四溢。

  一粒粒富硒培植、蛟流河水浸润的黄豆,严格筛选后送达这里,经过研磨、滤渣、煮浆、点卤、压型……薄如纸、色如金、韧如绸的“六户干豆腐”仿佛从机器中“打印”出来一般,匀称又整齐。

  “干豆腐整个加工的过程需要十几道工序,我们的设备都是按照独特工艺专门定制,最大限度贴近手工制作。”忙碌一个上午后,“六户干豆腐”非遗传承人王海波和他的工人们一起将做好的干豆腐装袋打包。这些产品即将通过冷链物流进入市场,变成一道道美味菜肴,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六户干豆腐”作为突泉县颇有名气的美食名片,也是兴安盟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看似平常的小小豆制品,不仅饱含着浓浓的乡愁和农民的致富梦想,也牵动着产业振兴的光明未来。

  2021年,“六户干豆腐”制作工艺被纳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干豆腐手艺在我们家传承了四代,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过去我们的干豆腐只能在自家小作坊生产,每天就产个200多斤,销售范围也只限于周边乡镇,现在这些干豆腐终于从家庭小作坊搬进了特产加工厂,日产能力提升到了2万余斤,产品也走向了全国。”王海波说,他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让这一土特产名气“出圈”。

  在呼和浩特市兴安盟生态农产品旗舰店,一袋袋“六户干豆腐”整齐地码放在保鲜柜里,凭借着干、薄、细、嫩的特质,在市场供不应求。“许多顾客品尝过后成了回头客,还有很多超市和东北菜饭店向我们订货。”旗舰店负责人刘宝成说。

  “今年我们建设六户农特产品加工创业产业园,就是为了解决当地土特产品‘有牌不靓、有产不量、有坊不亮’瓶颈问题,推动干豆腐、熏鸡、榛菌包‘六户三宝’土特产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六户镇人大主席陈浩说,产业园前端链接农户产业基地,中端助力13个村集体经济,后端还链接销售市场,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带动大豆种植农户1500户以上。

  土特产之“土”,源于一方水土。突泉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耕地266万亩,年均日照时数2905小时。光热资源充足,蛟流河水灌溉下的肥沃土壤孕育出一大批“独甲一方”的特色产品:六户干豆腐、溪柳紫皮蒜、太和小米、三联粉条……突泉县土特产家族,各个村镇都有自己的“拿手好物”。

  如何让这些土特产从田间到百姓“舌尖”?近年来,突泉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在扩数量、增产量、提质量上下功夫,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竞争力,打造出了一批拿得出、叫得响、推得开、影响深远的特色产品品牌,真正做到了保持“土”味,彰显“特”色,壮大“产”业,带动众多农牧民增收致富,走出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兴安日报记者  张昕阳  突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苑康参与采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经济周看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打破藩篱“借东风” 共赴千亿产业梦
三十六年一片林,两代人的忠诚守护
稻草方格让流沙无处遁逃
一条路,唤醒深山里的红色记忆
以红带绿,“旅游饭”香溢乌兰布统
乡村“土货”销往城市“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