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的火种为生命续航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展示捐献证书。 陈秋芳 摄
  □本报记者  李存霞

  11月6日,来自通辽市的爱心志愿者赵先生在呼和浩特市成功捐献了14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深受血液病折磨的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种,成为内蒙古第16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2年,赵先生在红十字会组织的“世界献血者日”宣传活动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意识到这是一项能够挽救垂危生命的崇高事业后,他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没想到,1年后,他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成功配型,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既然有人需要,我就会献出一份爱心!”

  经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等环节后,赵先生一直期待着正式捐献的日子早点到来。“听说患者是个小孩子,我也马上要做父亲了,怎么能忍心不救他呢。只期盼可以快点捐献,希望他早点好起来!”

  赵先生是一名武术教练,平时也会组织武馆的学生和家长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有时到特殊教育学校和孩子们玩耍,也会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特殊人群送去力所能及的温暖和祝福。

  “我是一名‘95后’,治病救人这么有意义的事情我义不容辞!”赵先生平平淡淡的话语中,透露出朴实的人间大爱。

  自治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赵先生的爱心善举不仅能为那位血液病患者带来延续生命的希望,为他的家庭撑起守护之伞,更能令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受到感召,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行列中来,共同架起那座连接生命的大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通辽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解好城市基层治理“睦邻方程式”
爱的火种为生命续航
我区创新设立“协商 民主青少年观察员席”
“小雪团”点亮大舞台
零距离体验“C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