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无止境 “助”有实招

  □本报记者  王皓  通讯员  安滨

  “希望咱们两家都能换位思考,大家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协商方案,都是做企业的,互相体谅一下。”近日,一起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某电梯安装公司买卖合同的纠纷在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多次耐心劝说下,最终握手言和。

  据办案法官介绍,在查阅卷宗及证据材料时发现该案的双方均为呼伦贝尔当地经营多年的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本着最大限度保障企业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该院以诉前调解为主全力化解纠纷。

  该案的成功调解,精准把握了司法力度,传递出司法温度,彰显了法治力量。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优”无止境的工作态度,“助”有实招的“硬核”举措,高标准、全方位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融入司法办案之中。

  因案制宜  全力提升审执质效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严格把控诉讼案件延扣审率,加强对立案、分案、开庭等审判流程节点的监控管理,解决商业纠纷时长大幅缩短。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立案时间缩短至0.4天、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缩短至39.7天、首执案件平均结案时间缩短至52.13天。

  全效开展“清存提质”专项活动,对现有旧存案件进行梳理,动态跟踪结案进度,有效加快积案清理进度。在该院指导下,成立了破产管理人协会,统筹推进全市破产进程中问题的高效处置,着力破解执行难题,深入推进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工作。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执结半年以上执行案件575件,执结率达85.18%,同比提高3.23%;执结涉企案件5745件,执行到位资金38.16亿元,充分保障企业家胜诉权益。

  2018年11月,呼伦贝尔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刘某签订电影院出租合同建设影城。受当时疫情影响,该影城多次停业并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无法按时交付房租。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承租人刘某诉至法院。

  判决生效后,因刘某未按期履行给付租金的义务,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向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对该影城内的播映设备及相关设备予以查封,进行评估、拍卖清偿欠付租金。经委托评估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双方无异议。

  考虑影城数千人持卡会员的消费者权益及影城工作人员的生活等情况,经执行人员多次组织双方协商最终达成以“活拍”,即边营业边拍卖的方式对影院内财产进行评估、拍卖。

  案件至此,本可以启动“活拍”方式清偿租金结案,但执行人员并没有草草启动拍卖程序,而是在各地促进消费政策陆续出台后,多次主持双方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不再对影城设备进行拍卖,刘某继续经营该影城,以市场价租赁案涉房屋并签订了9年的租赁协议,同时对所欠租金给付方式也达成了一致意见,该案以双方达成和解终结执行。

  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因案制宜,柔性解纷,把实质化解纠纷贯穿执行全过程。

  在畅通企业诉讼维权入口方面,该院开通了涉企案件绿色服务窗口,设置专人提供优先诉讼辅导、跨域立案等绿色直通车服务。

  对涉企案件加盖标识,在办理涉企案件过程中实现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今年前10个月,呼伦贝尔市两级法院通过绿色直通车服务为近1.1万涉企案件实现快立快审;降低困难企业“诉讼门槛”,积极落实司法救助制度,为因生产经营存在严重困难的26家企业及时办理缓交诉讼费等事项。

  靠前服务  多元化解商事纠纷

  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拓宽与市场主体交流渠道,持续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以“点对点”“订单式”的司法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该院经常性与企业开展交流座谈,并充分发挥司法建议的社会治理功能。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市法院发出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建议115件,收到回复111件,回复率达96.52%。

  在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方面,该院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纠纷,并与呼伦贝尔市贸促会、调解中心成立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推动商事纠纷源头实质性化解。今年1至10月,诉前委派调解案件达31503件,调解成功27657件,成功率87.79%。走访农牧商户665个,共化解纠纷426件。

  全面推广“人大代表+法院”新模式,巩固深化“政协+法院”多元解纷模式。全市15家法院与政协签订了《关于全面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将182名政协委员作为特邀调解员纳入人民法院调解员名册,让解纷力量更加充沛多元。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今年7月,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人民法院收到某银行信用卡纠纷案件51件,经研判,该批案件法律关系明确,事实认定清晰,有较大调解空间,法官随即将案件委派诉前调解,在不到一个月时间,该批案件中的37件达成调解协议,涉案标的额达350万元,并以司法确认方式化解。

  此外,该院还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成立“涉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小组”和“涉产权和企业家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委员会”,依法甄别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冤错案件,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该院成立知识产权指标工作专班,制定《关于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机制的实施意见》,对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的“蒙字号”品牌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护航企业品牌建设与保护。与呼伦贝尔市知识产权局、版权局签署《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实施意见》《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合作备忘录》等,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四保护”工作新格局。

  “营商优,经济稳,发展就稳。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做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司法品牌,为加快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法院力量”。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范巧兰说。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法治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项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展现出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高质量的法治供给助力企业更好发展,为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通辽
   第08版:出彩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大比拼
“优”无止境 “助”有实招
我区开展检察公益诉讼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工作
饲养动物致损害,侵权责任谁承担?
算好“明白账”
警方出手为企业及时止损3000万元
信访化解更高效 民意沟通更顺畅
全区“十大法治事件、十佳法治人物、首届法治为民创新案例”评选火热进行
警民合力擦亮平安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