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开创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孙志强  王成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要围绕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焦两件大事,全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确保高校人才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管人才这个根本原则,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确保党牢牢掌握人才队伍建设领导权。

  宏观上把方向。要把打造过硬的政治素质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加强对人才的思想引领、政治吸纳,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抓牢宏观性全局性工作,解决好关键性长远性问题,为人才队伍建设把准政治方向和战略方向。

  政策上强保障。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育政策,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项政策制度,加快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打造一流人才生态和创新生态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协调上有作为。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发挥好院系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基础作用,推动全校上下形成齐抓共管人才工作的合力。

  服务上要到位。要真情实意地关爱人才、帮助人才、服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在硬件保障、生活保障上下功夫,全力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不断提升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各类人才心无旁骛干事创业营造环境、提供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处理好高校人才工作的几对关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谋划高校人才工作,也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要坚持“量”和“质”双向发力的人才工作思路,大力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扩大教师队伍总量,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

  处理好培养和引进的关系。培养和引进是人才队伍建设的两个主要途径。要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在盘活存量上做文章,在教师学历提升、实践锻炼、进修访学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不断提高现有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同时,要坚持以引进为主线,以扩大增量为目标,想方设法吸引人才,千方百计延揽人才,让人才源源不断地流进来。

  处理好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的关系。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是人才引进工作的两种主要方式。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要坚持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既可“筑巢引得凤凰来”,也可“天高任鸟飞”。要坚持刚柔并济的人才工作理念,摒弃过度重视身份、编制和隶属关系的引才模式,在抓好刚性引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柔性引才工作。

  处理好待遇与平台的关系。收入待遇和发展的平台、环境,是人才工作的两大关键因素。要着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配套待遇体系,积极打造人才干事创业的平台,尤其是加大学科平台、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实现“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校院两级关系是高校人才工作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学校是人才工作的主导,学院是人才工作的主体。高校人才工作能不能抓好,关键在学院,只有学院最了解人才的情况,最熟悉人才的分布。要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人才工作机制,学校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好,不该管的要积极向学院放权,同时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考核问效。

  处理好教师队伍与其他队伍的关系。高校人才队伍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教辅队伍、管理队伍、服务队伍等,每支队伍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体,统筹加大实验技术队伍、党政管理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服务保障队伍的建设力度,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开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人才是立校之本、兴校之源、强校之基,办学治校的核心点、支撑点、基本点,就是人才工作。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汇聚一切可以汇聚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拿出更加有力、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措施办法,切实推动高校人才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结构布局上下功夫。主动对接“科技兴蒙”行动,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和高校“双一流”建设需求,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和高层次科研平台,大力引育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把培养造就一批青年人才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推动各类项目资源向青年人才倾斜,让更多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挑大梁、当主角。按照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需要,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升思政工作队伍整体水平。

  在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四唯”现象,真正把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把创新潜力发挥出来。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人才评价的第一标准和首要依据,持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导向,把“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的理念贯彻到人才评价全过程。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突出质量导向,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探索长周期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在环境营造上下功夫。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要统筹好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逐步提高收入待遇;健全人才荣誉表彰体系,选树一批可敬、可亲、可学的典型榜样,营造重才敬才爱才的良好氛围。要统筹好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加强各类平台基地建设,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切实帮助人才解决住房安居、配偶调动、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要统筹好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提高人才工作的“温度”,精简办事流程,让人才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科研上。要统筹学校、学院、学科环境建设,营造全校一盘棋、上下一条心的工作氛围,从不同层面破除人才成长发展的桎梏和束缚,厚植人才成长发展的沃土。(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2024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要闻
   第05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6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7版: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8版:理应如此
   第09版:社会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出彩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意蕴
不断开创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
着力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